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5诫子书教案新人教版
诫子书1.知识与技术目标:朗诵背诵课文,词语的累积和词句的精准翻译与理解。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育学生研究精神,理解文章内容,掌握文章要旨。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理解文中深刻的人生理念和父对子的殷
15 诫子书 1 .知识与技术目标: 朗诵背诵课文,词语的累积和词句的精准翻译与理解。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育学生研究精神,理解文章内容,掌握文章要旨。 3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理解文中深刻的人生理念和父对子的殷殷希望。 累积警语,好学励志,修身养性。 讲解法、议论法、念书指导法。 课件、配乐朗诵。 生成问题 一、情形导入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有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躬耕陇亩时“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但注意结 ,策 交名士,研读古籍,留意时政,常以管仲、乐毅自励。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做军师以后就提出有名的《隆中对》 动孙、刘结盟,大破曹操,确定三国鼎峙的基础。蜀汉成立,拜为丞相。他以自己言行感染激励自己的后代, “善政嘉事”“美声溢誉”,其子诸葛瞻、其孙诸葛尚均当仁不让,为国牺牲,一家三代,鞠躬尽瘁,死尔后已, 深为后代传诵。这节课我们将要点商讨诸葛亮写给其儿子的一封家信《诫子书》 。 二、自学互研生成新知 步骤一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 1 .作者简介 (181234)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琅玡阳都 ( ) 今 山 东 沂 南 南 人 , 三 国 时 蜀 汉 政 治 家 、 军 事 家 。 2 .背景链接 8 《诫子书》是诸葛亮临终前写给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信,成为后代万代学子修身发奋的名篇,它能够看 作是诸葛亮对其一世的总结。 3 .文言知识梳理 (1) 古今异义 . ( ①意与日去古义:走开,这里引申为“消逝”;今义:走开所在地方到别处 . ) () ②险躁则不可以治性古义:轻浮;今义:危险 (2) 词类活用 ) ( ①非淡泊无以明.志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坚定,明确 ) ( ②非学无以广.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广博,增加 (3) 一词多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