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地理《3.1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5

2019-2020年高中地理《3.1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5【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构建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治》知识结构2.联系必修教材内容,形成较完整的知识体系二、能力目标利用

2019-2020年高中地理《3.1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5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构建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治》知识结构 2.联系必修教材内容,形成较完整的知识体系 二、能力目标 利用学案导学的方式,培养学生构建知识结构的能力 【教学重点】 构建《自然灾害与防治》知识结构 【课型】复习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前面咱们用了大概3周的时间把自然灾害与防治讲完了,我们讲的比较快,有些模块是咱们 同学自己完成的,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还把教材内容的先后顺序作了很大调整。为了使大家的知识体 系更加完整,这节课我们来把这本书串串线,串线过程中大家看看哪些内容与必修教材有联系,把 前后知识整合一下。 师:大家把学案拿出来,首先找个同学阅读一下教材的课标,读的过程中你看哪些是你没掌握的, 做下标记,课后回去把它弄懂。 师:这本书在高考中通常是一道10分题 ,看了历年高考题,出题基本是两种类型: 1、 以备考期间某种特大自然灾害为背景材料,考查灾害发生原因、地区分布、危害及防御措施, 特别是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 2、 以某区域图为背景材料,考查本区内自然灾害的类型、分布、危害及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 响。 师:我看了一下大家做的知识结构,大部分同学都完成的很好,有的同学觉得我给的地方不够大, 又单独拿纸做的,同学们下课可以过来看看。下面我们一起来构建这本书的知识结构,看看有没有 你落下的。 师:自然灾害与防治咱们一共讲了几大内容?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中国的自然灾害 防灾与减灾 有这三大内容 师:在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中主要是这四方面内容:( 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影响 人类活动影响自然 灾害 主要自然灾害) 师:我们先看自然灾害,要想构成自然灾害,需满足哪些条件?(自然异变和受灾体) 师:任何一次自然灾害形成的自然灾害系统都由哪些要素构成?(孕灾环境 致灾因子 受灾体 以及 这次灾害的灾情) 师:自然灾害都能产生哪些影响?(人员伤亡 财产损失 资源与环境破坏) 并且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有个特点:危害程度存在地域差异 同一次灾害,什么样的地方危害程度高?低?为什么? 师:人类活动如何影响自然灾害了? (影响地表环境的稳定程度 影响受灾体的易损程度 对灾情的 放大和缩小 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灾情变化 ) 哪些活动影响地表环境的稳定程度?生态环境建设——稳定 (必修3 2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生态环境破坏——失稳 (必修1 5.1案例3东北森林变 化导致了环境的整体变化) 影响受灾体的易损程度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了? 人本身的灾前防范意识、灾中应急措施、灾后自救互救行为 社会经济活动 建设防灾减灾工程

腾讯文库2019-2020年高中地理《3.1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