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整合】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案

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案【课标要求】通过北魏孝文帝改革,初步理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教学目标】1.了解淝水之战和北方地区民族交融的基本史实,概述北魏孝文帝促进民

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案 【课标要求】 通过北魏孝文帝改革,初步理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教学目标】 1.了解淝水之战和北方地区民族交融的基本史实,概述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交融的措施。 2.通过学生阅读理解教材,概括归纳孝文帝的主要改革措施,初步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和影响的分析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凡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和人民愿望的改 革必能起到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认识到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初步树立维护民族 团结的民族观。 【教学重难点】 重点:北魏孝文帝改革 难点:理解民族交往、交流和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 讨论法 问题探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投鞭断流”“东山再起”这些成语,其典故都与淝水之战有关。 在这一战役中,号称百万大军的前秦军队是如何被东晋8万守军打败的呢?十六国北朝时期,北方各族之 间既有斗争又有交融。这些看似矛盾的现象,是否蕴含着某些必然性?让我们一起通过本课的学习来探讨 这些问题吧! 一.淝水之战 回顾旧知:西晋灭亡后,北方处于一种什么样的情况?北方地区陷入严重的战乱,北方各族先后建立了许 多政权,总称为“十六国”。 前秦是如何统一黄河流域的?氐族人建立了前秦政权,4世纪后期,皇帝苻坚重用汉人王猛为相,励精图治, 锐意改革,前秦迅速强大起来,消灭了其他割据政权,统一了黄河流域。强大后的前秦与东晋形成了南北 对峙的局面。 过渡:前秦势力的壮大和北方地区的统一,使苻坚增长了骄傲自满的情绪。他不听王猛临死时嘱咐他不要 伐晋之言,于382年召集大臣廷议伐晋之事,不顾群臣反对开始大举伐晋,并与晋军在淝水展开了一场战 争,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战。 请同学们看课本P86,简述出淝水之战的概况(背景,时间,交战双方,特点,结果,影响)。

腾讯文库部编版【整合】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