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化发展
趟过课程改革这条河——课改情境中教师专业发展的自我叙述 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学的专业理念、知识和能力均提出新的挑战,作为课程改革动因的教师需要进行持续的学习与发展。通过个案研究发现,有效的教
趟过课程改革这条河 ——课改情境中教师专业发展的自我叙述 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学的专业理念、知识和能力均提出新的挑战,作为课程 改革动因的教师需要进行持续的学习与发展。通过个案研究发现,有效的教师发展经历了 理论学习—理论启蒙—教学实践—深入反思的过程。教师学习与发展是理论与实践相互促 进的共生关系。期间,教师的教学实践的敏锐观察和深切理解与洞察是关键。 关键词:课程改革 教师 专业发展 自2001年起实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当今我国教育领域最深刻的变革之一,在培养目标、课程 结构、课程内容、教学方式、课程评价和课程管理上均提出了重要的改革理念和举措。这些改革理念和 举措本身对教师来说是比较新颖的,教师需要学习。另外,从更深刻的层面看,教师不仅是课程改革的 1 忠实实施者,更是缔造者。课程改革的成功实施有赖于教师开放与高远的教育价值观,开阔的知识视 野和丰富的知识储备,深入的课程观和系统的课程开发能力,娴熟的教学能力和敏锐的观察与反思能力。 换言之,教师是课程实施的动因,教师的专业能量决定着课程实施的质量,实践也证明,要以教师的专 2 业发展来促进课程的发展。因此,如何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就成为课程改革中的关键问题。然而,现 有的研究热衷于理论层面上教师专业发展策略与方法的探讨,缺乏从教师个体,以实证研究的角度对教 师发展的过程及其内在规律进行深入的分析。本研究在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理念进行简要分析之后,将以 本人在课程改革中的经验为素材,通过叙事的方式呈现一名青年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的困境、挣扎、喜悦 与成长的历程。最后在教师知识视角下,对我的专业发展过程进行分析与总结。 一、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的争论 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是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中争论的重要论题。具体而言,教师在专业发展中是理论引 导实践?还是实践出真知?抑或两者具有怎样的共生关系?哲学家麦肯提出理论与实践之间可能存在四 种关系。(1)逻辑的。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界限是清晰的,实践是理论的运用,理性意味着通过各种手 段和策略使各种不可测事情变得有秩序和连贯。(2)操作的。行动决定理论,实践被视为在本质上也 是非理性的。因而真理被以实用性的标准加以衡量,知识被仅仅看成是活动和过程。(3)问题的。实 践被作为一种探究。知识通过问题界定和问题解决从实践中浮现出来。按照这种观点,知识是根据实践 情境中所遭遇特殊问题而被修正、调整和选择的。(4)辨证的。理论与实践是不可分离的,理论的问 1 康纳利,克兰迪宁著,刘良华译. 教师成为课程研究者[M].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 2 成虹飞,黄志顺. 从教师成长看课程改革的意义[J]. 应用心理研究, 1999, (1), 69-97.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