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弓形体感染

59弓形体感染弓形体感染 弓形体病是由啮齿动物弓形体原虫引起的疾病,是人畜共患疾病。这种原虫是自然界广泛分布的寄生虫之一,在人类可产生获得性或先天性感染。国家和地区间感染率颇不相同,我国一般人群的感染

59弓形体感染 弓形体感染 弓形体病是由啮齿动物弓形体原虫引起的疾病,是人畜共患疾病。这种原虫是 自然界广泛分布的寄生虫之一,在人类可产生获得性或先天性感染。国家和地区间 感染率颇不相同,我国一般人群的感染率为1.4,,28.5,。儿童的感染率为2.16,。 1908年Nicolle及Maneeaux发现北非啮齿动物肝中寄生此原虫,但并未能证 实能引起人类疾病,直到1939年才证实一些新生儿脑脊髓膜炎死亡病例是由于这 种寄生虫先天性感染所致。 【病原学】 啮齿动物弓形体原虫为专性细胞内原虫,猫为其终宿主。弓形体 的特点是可感染任何温血动物的任何有核细胞。弓形体能保存在小白鼠、鸡胚或培 养基内,但需在活细胞的胞质内繁殖。弓形体有3种形态:滋养体(原虫)、组织包 囊及卵囊。滋养体大小约2µm×5µm,呈新月、卵圆或球形。滋养体不耐干燥和 冰冻。组织包囊是在宿主细胞内的形态,这些包囊不会钙化,具有境界清楚、坚韧 有弹性的外膜,直径可达l00µm,内含成千的病原体。组织包囊可存在于脑、骨 骼及心肌细胞内,此为潜伏感染最常见的部位。组织包囊不耐冷冻与干燥,加热 60?能破坏组织包囊。第3种形态是卵囊,仅能在猫的小肠上皮进行繁殖和配子形 成。卵囊发育达顶点时,直径为10,12µm。卵囊随猫粪排出,在体外发生孢子生 殖形成2个孢子囊,每个孢子囊含有4个子孢子。人类是通过食入肉中的组织包囊 及接触猫粪中的卵囊污染的泥土而受到弓形体的感染。猪肉和羊肉是感染最常见的 原因,尤其是生的和未煮熟的肉最为危险。 【传播途径】 经口入及先天性感染是两大传播途径。在食用肉中,羊肉为 10,,猪肉为25,,牛肉为10,,能找到弓形体的组织包囊。这些生的或未煮熟的肉 为感染的来源。组织包囊的壁在胃肠道中受到胃、胰消化液的消化,但包囊不同于

腾讯文库59弓形体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