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阳市2019_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湖北省襄阳市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
湖北省襄阳市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 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先秦文化的发源地 诗三百,谓之天籁,谓之诗源。《诗经》中的“周南”、“召南”大多数篇章是反映汉 水流域的诗篇,在“雅”和“颂”中,有不少内容也与汉水流域有关。 “沔彼流水,朝宗其海”,“江汉浮浮”,“江汉汤汤”这就是诗经中描写的伟大汉江。《汉 广》唱道:“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 不可方思。”这是有文字记录以来第一首汉江情歌,其景其情,与那首“关关雎鸠,在河之 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异曲同工。《诗经》中还有《南有嘉鱼》《早麓》《四月》《江 汉》《常武》《沔水》等吟及汉江。可见公论汉江是《诗经》产生地之一是有根据的。 汉江孕育了《诗经》,也是《楚辞》的发源地。2300年前,屈原谏阻楚怀王赴“武关之会”, 被无端流放汉水之北。屈原一生有过两次流放,第一次在汉北,第二次在湘江流域,正是这 两次流放,造就了中国第一个伟大诗人。屈原在流放汉北期间,创作了《天问》《九章》等 伟大诗篇。在《九章·抽思》一篇中,他忧愤地唱道:“有鸟自南兮,来集汉北……望北山 而流涕兮,临流水而太息。”屈原曾经流放在鄀城一带,都在今宜城东部,公元前504年楚鄢 郢为吴所破,楚都被迫迁至鄀。屈原在迷茫中来到鄀城的“先王庙及公卿祠堂”,仰见庙堂 中有“天地山川神灵”以及“古贤圣怪物行事”的壁画,由此引发了诗人的万般伤痛和不尽 疑端,挥笔写下了包含170多个问题的奇诗《天问》。从《楚辞·渔父》一诗中,可以看出, 屈原早在第一次流放汉江时,就有了投江的想法。诗中屈原和渔父有一段对话,渔父认出在 江边行吟的屈原,于是问道:“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至于斯?”屈原回道:“举世皆浊我 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当屈原表示不愿与世间恶物同流合污,为保持己之皓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