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运城市龙居中学高三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

山西省运城市龙居中学高三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提出,合作社已成长为联合了数百万农户的强大机体,要通过合作社把小农经济引上社会主义道路,

D.主张渐进式以避免社会动荡 山西省运城市龙居中学高三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分,共分) 260 C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该学者肯定了政治革命的合理性,但是却对教育革命、纪纲革命、立国思想 1. 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提出,合作社已成长为联合了数百万农户的强大机体,要通过合作社把小 的革命并不赞同,认为这些革命“使人失了魂,让人无所适从”,反对思想文化领域内的革命,这从 农经济引上社会主义道路,通过流通过程,同时也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通过生产本身的改组和联合, 侧面说明了该学者捍卫传统文化的主张,希望以传统文化稳定社会秩序,故C项正确。A项“全面” 把个体的分散的生产单位改造成以新的技术(电气化等)为基础的大规模的公有化经济。由此可见当时 说法有误,排除。B项,该学者主张捍卫传统文化,与维护专制统治的“旧文化”有所区别,故排 苏联 除。D项,该学者不反对政治革命,故渐进式以避免社会动荡说法错误,排除。 A.新经济政策推行效果显著 4. 1941-1942年,中共根据当时政治局面实行了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即“双减双交”的土 B.准备调整农村生产关系 地政策。1947年7月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9月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 C.管理经济的手段单一 彻底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这一变化 D.扩大了集体经济的自主权 A.表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参考答案: B.说明国共由合作走向对抗的变化 B C.反映出中国社会经济有了一定发展 材料“通过合作社把小农经济引上社会主义道路”反映了当时苏联实行农业集体化政策,不是新经济 D.源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政策,故A错误;农业集体化政策的实行体现了当时斯大林调整农村生产关系,故B正确;材料未涉 参考答案: 及当时苏联管理经济的手段单一的问题,故C错误;农业集体化并没有扩大集体经济的自主权,故D D 错误。故选B。 1941-1942年处于抗战时期,社会主要矛盾是中日民族矛盾,为了调动地主和农民的抗战积极性,掀 历史学家杰弗里巴勒克拉夫认为:世界史不仅仅是世界各地区史的总和,若将其分割再 2. ·“ 起中共实行“双减双交”的土地政策,1947年是解放战争时期,阶级矛盾是主要矛盾,因此制定彻底 分割,就会改变其性质,正如水一旦分解成它的化学成份,便不再成其为水,而成了氢和 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故D正确;新中国成立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 氧。下列事件最能佐证这一史观的是 ” 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A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中共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不是国共关系,排除B;材 A.文艺复兴运动 B.新航路的开辟 C.巴黎公社革命 D.欧盟的 料反映的是中共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无法体现中国社会经济有了一定发展,排除C。 点睛:结合1941-1942年处于抗战时期和1947年是解放战争时期的社会主要矛盾分析这个时期的政 建立 策。 参考答案: 5. 南宋时,民间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到了明清时期,“湖广熟,天下足”“买不尽松江 B 布,收不尽魏塘纱”的谚语十分流行。这一变化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江浙一带的农业开始转型 B.经济重心已经向中部移动 3. 民国初期,有学者曾说:“革除一个王朝的天命是可以的,为什么要革除整个中国几千年的天命 C.太湖流域经济开始大衰退 D.江浙地区不再是经济重心 呢?现在的教育革命、纪纲革命、立国思想的革命如同大火焚烧房屋,使人失了魂,让人无所适 参考答案: 从。”这表明该学者 A A.全面分析了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 6. 毛泽东曾说:“大革命失败以后,官逼民反,共产党被‘逼上梁山’,那个时期我们不大讲孙中 B.试图维护中国旧文化的主体地位 山,不把孙中山丢开自己就站不起来,如同五四时期打倒孔家店一样。”毛泽东的这段话反映了 C.肯定传统文化对社会稳定的作用

腾讯文库山西省运城市龙居中学高三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