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大赛总结[修改版]
第一篇:教学大赛总结第二轮教学大赛总结 开学一个月以来,我们听评了黎敏、张璐和文静等三人的验收课,杨小平、马瑞霞两人的示范课,杨小平、马瑞霞在小学的例会上进行了经验交流。 好的方面: 1、准备充分。张
第一篇:教学大赛总结 第二轮教学大赛总结 开学一个月以来,我们听评了黎敏、张璐和文静等三人的验收课,杨小平、马瑞霞两人的示范课,杨 小平、马瑞霞在小学的例会上进行了经验交流。 好的方面: 1 、准备充分。张璐、黎敏课前认真备课,制作了使用而丰富的教具,有绘画图片,有自制教具,创意 性强,很好地解决了仅靠教师描述情境、学生干听的低效教学问题。教学过程中,张璐老师指导学生动脑 思考、动手操作,鼓励学生上台展示,及时处理好预设和生成之间的关系,让低年级的数学课堂活泼起来 了。黎敏能够结合低年级学生特点,运用极为丰富的儿童画语言,抓住契机进行启发,课堂流畅连贯。 2 、经验交流取得了明显成效。 根据示范课的引领和各学科老师的共同探索,语文组讨论出了各学段第一课时教什么的问题,低年级 学生由于知识范围狭窄,认知能力有限,故字词教学为第一课时重中之重,中段学生由于认识水平提升, 视野不断拓宽,花在字词教学上的功夫则减少,重点应放在如何有效指导学生在读通、读顺文章的基础上 能够感知课文大意,高段学生随着阅读量的增加,要让学生在读通、读顺文章的基础上,能够通过一定的 方法概括事件的梗概。马瑞霞分享了数学高效课堂的模式,即:复习铺垫,引入新课;明确学习目标;自 主探究,合作交流;展示交流,点拨提升感悟收获;反馈小结当堂检测;及时补漏,课外延伸。他推诚 置腹地把自己探索的经验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大家,为青年教师指明了方向。 二、本次活动的不足之处及对策思考: 怎样有效地开展合作学习的实践活动?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形式上 成为有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最明显特征。虽然几乎在大多数的课堂上,我们都可以看到小组讨论式的合作 学习。这说明,教师已经在有意识地把这种形式引入课堂。然而,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个别教师,多数 讨论仅仅停留在形式上。往往是老师一宣布小组讨论,前排学生唰地回头,满教室都是嗡嗡的声音,小组 “” 里的每个人都在张嘴,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几分钟后,老师一喊停,学生立即安静下来,站起来发 “”“”“” 言的学生一张口就是:我怎么怎么看。我觉得应该如何如何。学生关注的仍然是我怎么样,而不 “” 是我们小组怎么样。其次是小组内的分工不明确,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另外让学生学会倾听的 “ 习惯不能令人满意,往往同学在发言,其他跟着瞎哄。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如何有效地把合作交流学习方 ” 式引到我们的教学课堂中,是我们现在乃至将来值得思考并进行研究的一个问题。

![教学大赛总结[修改版]](https://wkimg.docs.qq.com/img/SCzJCAq9sEF7BHgkGYF29.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