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天津静海县王口中学高三历史期末试题含解析
2021年天津静海县王口中学高三历史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身在长沙乡下的王闿运,是个名气足够大但本钱还不够的名士。革命到来之际,他很镇定,安静地待在家里。看见报上报
英国 1.9 4.3 9.5 18.5 年天津静海县王口中学高三历史期末试题含解析 2021 俄国 5 5.6 5.6 8.8 一、选择题(每小题分,共分) 260 日本 3.8 3.5 2.6 2.4 中国 32.8 33.3 29.8 6.2 1. “身在长沙乡下的王闿运,是个名气足够大但本钱还不够的名士。革命到来之际,他很镇定,安静 地待在家里。看见报上报道武昌起义的事,只是淡淡地记上一笔。接下来,他会嘲笑一下摄政王载沣 A.19世纪30年代之前,中国的工业化水平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的手足无措,“乱了枪法”。当门人向他报告湖南的革命时,他对于可能的动乱,无可奈何,觉得也 B.日本的工业化水平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可能会大乱将至,但却丝毫不做防备,一副不死不降不走的架势”这段材料最能说明 C.英国工业优势地位的确立主要得益于第二次工业革命 A.时人看待辛亥革命的心态 B.革命带来的社会动荡 D.康乾时代中国与欧洲的力量对比处于大体平衡状态 参考答案: C.革命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 D.士绅阶层反对辛亥革命 D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19世纪30年代之前,中国的工业化水平与欧洲世界大体平衡,不能说是领先地位,故 A A项错误;日本的工业化略有倒退,故B项错误;英国的工业优势地位得益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故C 【题目分析】材料中“看见报上报道武昌起义的事,淡淡地记上一笔”“湖南的革命时……无可奈 项错误;从材料欧洲“23.2和28.1 ”与中国的数据 “32.8和33.3”可以看出康乾时代中国与欧洲 何……丝毫不做防备,一副不死不降不走的架势”看出王闿运为代表的时人的态度,故A项正确;材 的力量对比处于大体平衡状态,相差不大,故D项正确。 料中并未涉及革命带来的社会动荡,故B项错误;材料中只涉及一个名气足够大但本钱还不够的名士 4. 探讨地方史与国家大历史之间的联系是历史研究的视角之一。下列对近现代重庆地方历史史事的解 王闿运的态度,以此说明革命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是以偏概全,故C项错误;材料提及革命时王闿 读,不正确的是 运“无可奈何,觉得也可能会大乱将至,但却丝毫不做防备,一副不死不降不走的架势”并未体现反 重庆史事 史事解读 对辛亥革命,故D项错误。 1897年,重庆第一家近代化报刊《渝报》诞生,宣传兴民权、改科举,鼓吹救亡图 《渝报》宣传维新变法主张,促进了社会思想解放。 A 2. 全面抗战爆发前后短时期内,国民政府组织了极大的人力、物力将东部沿海的大部分高等学校和大 强。 “” 量战略物资、工矿企业抢运到了云、贵、川等地。有史学家称其为东方的敦刻尔克大撤退。这次 1911年11月22日,重庆革命党人与起义新军夺取清廷在渝政权,宣布成立蜀军政 重庆革命党人积极响应武昌起义,脱离清政府。 B “”( ) 大撤退最重要的意义在于 府。 1937年12月1日,国民政府正式移驻重庆,所属中央各部于大溪沟、上清寺等地办 淞沪会战失利,南京受到侵华日军威胁,是迁都重庆主要因素。 AB .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掠夺中国资源的阴谋 .改变了中国的工业布局 C 公。 CD .为迁都重庆奠定了基础 .为持久抗战奠 D 1952年7月1日,新中国自行修建的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全线通车。 “一五”计划取得的重大成就之一,有利于西部地区的发展。 定了基础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考点:K1 D 现代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3. 表格是1750~1900年世界制造业产量的相对份额(单位:百分率)。据此可以推知 D 国家和地区 1750年 1800年 1830年 1900年 本题结合反映时代进步的历史事实,着重考查了学生的历史学科的素养。结合教材的原文知识,ABC 整个欧洲 23.2 28.1 34.2 62 的说法和解答是正确的,虽然D选项中的重庆史事部分是正确的,但1953—1957年发展国民经济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