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张家营子中学高三生物期末试题含解析
2020年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张家营子中学高三生物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不考虑突变,下列关于二倍体动物(
题。 年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张家营子中学高三生物期末试题 2020 2. 含解析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细胞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一、选择题(本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 401.5 题目要求的。) .人的红细胞成熟后,仍能继续合成部分蛋白质 A 1. 不考虑突变,下列关于二倍体动物(体细胞内染色体数为2N)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用灭活的病毒诱导动物细胞的融合,主要是与膜上糖蛋白有关 B () .效应细胞都是由细胞受抗原刺激增殖分化得来的 CBB A. 有丝分裂间期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间期细胞内染色体数均发生2N—4N的变化 .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主要发生在细胞有丝分裂的间期 D B. 细胞内染色体数发生N—2N的变化,主要是指着丝点一分为二使同源染色体加倍 C. 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发生4N—2N的变化后,产生的两个子细胞中核遗传信息相同 参考答案: D. 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发生2N—N变化后,产生的两个子细胞中均无姐妹染色单体 答案:B 参考答案: C 3. 某双链DNA分子有100个碱基对,其中有腺嘌呤35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100 【分析】 A.该DNA分子蕴含的遗传信息种类最多有2种 1、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变化特点(体细胞染色体为2N): B.该DNA分子在第4次复制时消耗520个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1)染色体变化:后期加倍(4N),平时不变(2N); C.每个脱氧核糖上均连接着一个磷酸和一个碱基 (2)DNA变化:间期加倍(2N→4N),末期还原(2N); D.DNA分子每一条链中相邻的碱基通过氢键相连 (3)染色单体变化:间期出现(0→4N),后期消失(4N→0),存在时数目同DNA。 参考答案: 2、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规律: B.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考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分析】1、DNA分子一般是2条链组成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 染色体 2n 2n 2n n n n 2n n 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两条链上的碱基由氢键连接形成碱基对,且遵循A与T配对、G与 【详解】A、有丝分裂间期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细胞内染色体数都不发生变化,A错误; C配对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B、细胞内染色体数发生N→2N的变化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主要是指着丝点一分为二使染色 2、某DNA分子含有100个碱基对,腺嘌呤是35个,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胸腺嘧啶是35个,胞 体数目加倍,此时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B错误; 嘧啶=鸟嘌呤=65个. C、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发生4N→2N的变化发生在有丝分裂末期,其产生的两个了细胞中遗传信 100 【解答】解:A、含有100个碱基对的DNA分子,碱基对的排列顺序最多是4种,因此蕴含的遗传信 息相同,C正确; 100 息种类最多有4种,A错误; D、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发生2N—N变化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减数第 B、与第三次复制相比,第四次复制后增加的DNA分子数是16﹣8=8,需要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一次分裂末期产生的子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含姐妹染色单体, D错误。 8×65=520个,B正确; 故选C。 C、DNA分子中大多数脱氧核糖连接2个磷酸,C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 D、DNA分子中,一条链上的相邻的碱基由﹣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连接,D错误. 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数目变化规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 4. DNA 图甲为细胞核及其周围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乙所示为有丝分裂过程中一个细胞核中含量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