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6.4《反对复辟帝制、维护共和的斗争》测试(新人教版选修2)
历史:6.4《反对复辟帝制、维护共和的斗争》测试(新人教版选修2)A.选择:1、“宋教仁案”的发生从本质上反映了()A.统治集团内部的权力之争B.民主共和与专制独裁的矛盾C.美日争夺中国的矛盾D.国民
6.4 历史:《反对复辟帝制、维护共和的斗争》测试(新人 2) 教版选修 A. 选择: 、“宋教仁案”的发生从本质上反映了() 1 统治集团内部的权力之争 A. 民主共和与专制独裁的矛盾 B. 美日争夺中国的矛盾 C. 国民党与北洋军阀的矛盾 D. 、直接暴露袁世凯当皇帝野心的是() 2 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A. 解散国民党和国会 B. 颁布《中华民国约法》 C. 修改《大总统选举法》 D. 、梁启超发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反对袁世凯称帝,主要说明了() 3 梁启超已成为革命派 A. 袁世凯曾出卖维新派 B. 袁世凯称帝不得人心 C. 袁世凯的“中华帝国”是封建性质的政权 D. 、“府院之争”反映的本质是() 4 封建军阀内部派系之间的矛盾 A. 封建军阀和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B. 南北军阀之间的矛盾 C. 日美在华利益的矛盾 D. 、年,西南军阀支持蔡铐反对袁世凯称帝年支持孙中山发起护法运动年又 与 51920,1917,1918 直系军阀串通,排挤孙中山.这些情况表明() 南北军阀是根本对立的 A. 革命派可以同军阀结成可靠的同盟 B. 军阀集团对革命派的根本立场不断发生变化 C. 封建军阀借革命势力维护自身利益 D. 、从讨衰斗争的结局看.二次革命、护国运动的成败主要取次于() 6 孙中山是否参加领导工作 A. 帝国主义是否支持袁世凯 B. 革命党人是否采取武装斗争的形式 C. 讨袁斗争是否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D. 、阅读下列材料: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