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煤电站脱硝系统氨逃逸及其衍生细颗粒物排放特征综述
燃煤电站脱硝系统氨逃逸及其衍生细颗粒物排放特征综述本文综述了硫酸铉盐在不同环境下的形成/转化机理以及氨逃逸对燃煤PM2. 5排 放特征的影响,论述了氨逃逸、SCR运行参数和烟气组分等因素对硫酸铉盐形成
燃煤电站脱硝系统氨逃逸及其衍生细颗粒物排放特征综述 本文综述了硫酸铉盐在不同环境下的形成/转化机理以及氨逃逸对燃煤PM2. 5排 放 特征的影响,论述了氨逃逸、SCR运行参数和烟气组分等因素对硫酸铉盐形成 特征的 影响,分析了氨逃逸对沿程设备安全运行的影响。最后,对今后氨逃逸及 其衍生细颗 粒物深度减排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指出探索硫酸锈盐在烟风系统 中的迁移转化 规律及实现氨逃逸主动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氨气与PM2. 5的联系受到了科学家们的关注,大气环境尺度的PM2.5 源解 析研究得知,NH3与酸性物质在特定气象条件下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形 成的硫 〜 酸钱和硝酸钱在PM2. 5中占比较高,为30%60%,重度污染天气具有更 高比例。通 过氨排放清单来看,我国氨排放主要来自畜牧业、农业化肥施用以及 工业、机动 车、废物处理等行业,畜牧业和农业的贡献超过80%。 在严格的环保法规约束下,烟气脱硝装置已推广应用至燃煤机组上。根据中电联 数据, 截至2016年底,全国火电厂投运脱硝装置的机组容量占比达86. 7%。因 此,随着农 牧业氨排放量趋于稳定,工业排氨的贡献可能会有所提升,这将成为 氨气污染减排的 新重点。 目前,燃煤发电机组NOx的减排效果十分显著,但过分追求脱硝效率容易引发氨 逃逸 问题,进而增加燃煤机组的氨排放量。此外,NH3作为典型碱性气体,可在 烟风系统 中与酸性烟气组分结合,从而影响燃煤PM2. 5的物化特征。 因此,针对典型燃煤电站,亟需关注氨逃逸对烟风系统乃至大气环境带来的负面 影响。 基于上述背景,本文中重点综述了氨逃逸对燃煤PM2. 5排放特性及硫酸镂 盐细颗粒 物形成特征的影响规律,并探讨了氨逃逸对污染物控制设备的影响。 氨逃逸对燃煤细颗粒物排放的影响 1 现阶段,烟气脱硝的主流技术是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在商用V205-W03/Ti02 类催 化剂的作用下,加入NH3还原剂将NOx还原成N2,实现NOx的无害化处理。 受催化剂 老化、中毒、负荷波动等因素影响,喷入的NH3很难完全反应,致使部 分NH3在SCR 脱硝过程中未被消耗,引发氨逃逸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