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灯笼》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教案第一单元(课)课题4.灯笼教学目标(三维)概括文章叙述的事件,理解“灯笼”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和作者的情思。分析文中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品味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重难点认知“灯笼”的民俗意义、文化

教案 课题 第一单元(课) 4. 灯笼 教学目标 1. 概括文章叙述的事件,理解“灯笼”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和作者的情思。 2. 分析文中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品味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三维) 1. 认知“灯笼”的民俗意义、文化价值和作者对灯笼的情感(重点) 2. 体会“以小见大”的写法,品味本文的语言,分析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 运 重难点 用。(难点) 多媒体 教学准备 11 需课时,第课时总第 课时(上课老师填写) 课时 教学过程 二次个备(手写) 1.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认知“灯笼”的民俗意义、文化价值。 学习目标 2. 体会“以小见大”的写法,品味本文的语言,分析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 运 用。 3. 体会作者对灯笼的情感,领会并学习作者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担当 精 (课时) 神。 —、导入 传说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四处伤害人和牲畜,人们就组 织 起来去打,有一只神鸟因迷路被错杀。天帝震怒,传旨 让 天兵于正月十五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 光。天帝的女儿不忍心百姓无辜受难,就偷偷把这个消息 告诉了人们。一个聪明人想出个法子,他让大家在正月十 五、十六、十七这三天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燃 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天兵己经放过火了。到 了正月十五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 声震天,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而作罢。为了纪念这次成 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 挂灯笼,来纪念这个 日子。 这是关于打灯笼的一个传说,灯笼作为一个传统工艺 品,历来受到人们的喜爱,著名作 家吴伯箫也不例外,我 们一起来看看,他对灯笼又有着怎样的情怀。

腾讯文库第4课《灯笼》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