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金属晶体》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选修4
高中化学选修——物质结构与性质专题3 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教材内容分析】在必修2中,学生已初步了解了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离子键、共价键、分子间作用力等微粒间作用力的知识,又初步了解了离子晶体、
高中化学选修——物质结构与性质 专题3 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 【教材内容分析】 在必修2中,学生已初步了解了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离子键、共价键、分子间作用力 等微粒间作用力的知识,又初步了解了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和原子晶体等结构知识。本专 题内容是在学生学习必修2和从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构成的基础上,以微粒之间不 同的作用力为线索,侧重研究不同类型物质的有关性质,使学生能更深层次上认识物质的 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本专题分四个单元介绍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的关系。第一单 元的内容首先从介绍金属键入手,对金属的特性作出了解释,又介绍了影响金属键的主要 因素;并在金属键的基础上,简单介绍了金属晶体中晶胞的几种常见的堆积模型以及有关 晶胞的计算;最后又拓展了合金的性质与结构。让学生对金属晶体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 第二单元通过复习钠与氯形成氯化钠的过程,使学生理解离子键的形成过程和特点;晶格 能与离子型化合物的物理性质的关系以及有关晶胞的计算;最后拓展了离子晶体中阴、阳 离子半径比与配位数的关系。使学生对于离子晶体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第三单元通过对 氢分子的形成过程的分析,使学生理解共价键的本质和特征;以氮分子、乙烯等共价型物 质为例介绍共价键的类型;共价键的键能与化学反应热的关系;原子晶体的性质与键能的 内在联系。第四单元介绍范德华力、氢键的形成,以及范德华力、氢键对分子晶体性质的 影响。通过本专题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晶体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也可使学生 进一步深化“结构决定性质”的认识。 【课时分配】 第一单元 3课时 第二单元 3课时 【教案设计】 第一单元 金属键 金属晶体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联系金属实物,复习金属的一些物理共性,使学生理解金属键的概念,初步学会 用金属键知识解释金属的物理性质 2. 理解金属晶体的概念、构成及物理性质特征;了解金属晶体中晶胞的堆积方式,掌握 有关晶胞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1。通过多媒体动画来展示金属的导电、导热、延展性,使学生理解金属 键与金属性质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从微观到宏观的认识方法。 2.通过对晶体结构示意图和晶体模型的观察认识,教会学生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 能力、空间想象力,提高思维的全面性、严密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从微观角度解释金属的导电、导热、延展 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