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市东阿县实验中学高二语文测试题含解析
山东省聊城市东阿县实验中学高二语文测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礼制国家的形成①汉朝被称为“礼制国家”,荀子的礼治论对此发挥了巨大作用。②司马迁《史记·叔
司马迁关于“礼”功用的论述基本上都是依《荀子》的内容写成。如果《史记·礼书》中的内容能代 山东省聊城市东阿县实验中学高二语文测试题含解析 表汉朝礼制的理论依据,那么我们可以进而推论:_____________________。 353 一、现代文阅读(分,共题) ⑧由于汉朝逐步引进礼制,后来的王朝也仿效汉制,故礼制奠定了中国社会和国家运作方式的基 础,并延续了两千多年。不仅如此,荀子礼治论具备超过“一王朝”“一国家”的框架视野,涵盖整 1.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个人类社会的历史与生存方式,这让“礼”的重要性不因汉朝的消失而减缩,反而让中国知识分子透 礼制国家的形成 过不同的礼制论重新表述“礼”的重要性。只是荀子在此方面的莫大贡献被逐渐遗忘了。 ①汉朝被称为“礼制国家”,荀子的礼治论对此发挥了巨大作用。 4.请概括第②段的主要内容。 ②司马迁《史记·叔孙通列传》记载,汉朝建立后第五年,由于国家的创立者刘邦本身并非出身 5.第③段叙述叔孙通的建议及落实情形,对此分析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自王公贵族阶级,年轻时没有机会参与任何战国国家或秦朝的朝廷仪式,又因嫌厌繁琐的法规,刚成 A.刘邦意识到秩序对统治的重要,因而采纳了叔孙通的建议。 立的汉朝在皇帝出席的场合,也缺乏适当的国家仪礼。再加上汉朝的诸侯、廷臣,大多数都以战功出 B.前朝儒生叔孙通深通国家仪礼,帮助刘邦初步确立了礼制。 身,他们也不知该如何在朝廷内举动进退。因此,每逢朝廷群臣聚会,他们常出现“饮酒争功,醉或 C.叔孙通用仪式规范群臣的进退举止,进而规范其社会行为。 妄呼,拔剑击柱”的丑态。 D.庄严典礼震慑了饮酒争功的群臣,全面阻止了他们的叛乱。 ③刘邦越来越厌恶朝廷的无秩序状态,此时原为秦臣,后来投降刘邦的儒者叔孙通,察觉到刘邦 6.联系上下文,填入第④段划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受不了这样的状态,遂建议刘邦:以长乐宫落成的纪念仪式为机会,建立严格的朝廷礼仪。刘邦答应 A.确切地说B.退一步说 了。于是,叔孙通在他一百多位门人之外,还征求鲁国三十位儒生,为刘邦准备一场壮观又严肃的礼 C.也就是说D.总的来说 仪。到了当天,在整场礼仪进行的严肃气氛中,“自诸侯王以下莫不振恐肃敬”。一些仍然闹事的大 7.请结合前文内容,补充第⑦段末尾“推论”的内容。 臣立刻被御史拉走离场。如此,诸臣“竟朝置酒,无敢谨哗失礼者”。 8.对第⑧段在全文中的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④典礼结束之后,刘邦在喜悦之际不禁喊出:“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刘邦原来痛恨儒 A.收束全文,强调荀子礼治思想对中国社会和国家的深远影响。 者,然而此次机会却完全改变了刘邦对儒学的看法。______,借着此次机会,刘邦完全体会到能否 B.感叹荀子礼治论方面贡献被人遗忘,呼唤建立现代礼制社会。 建立“礼制”,将会是稳固汉朝皇权之关键。此时也注定了汉朝儒学“国教化”的命运。“礼制国 C.呼应首段,突出荀子礼治论对汉代建立“礼制国家”的意义。 家”的蓝图并非叔孙通发明的。 D.统摄前文,得出荀子礼治论具有超越国家和时代作用的结论。 ⑤那么,这个蓝图的制作人又是谁呢? 参考答案: ⑥从叔孙通的时代过了七八十年,在司马迁写《史记》时,他阐述统治天下的八种纲要。这八种 大纲按顺序分别为“礼”“乐”“律”“历”“天官”“封禅”“河渠”“平准”。“礼”被安排为 4. 刘邦出身平民不熟悉仪礼,大臣战功出身也不懂礼仪,因此汉朝建立之初缺乏国家礼仪的规范,朝 其首,显然便代表在司马迁的脑海里,“礼”就是汉朝之存续与建立最需要的一种原理。甚至如其开 5.D6.C 廷呈现无秩序的状态。 头所宣扬,认为“礼”为“宰制万物,役使群众”的“美德”,“礼”不但是每个人个体生存的最高 7.汉朝礼制的原理就是来自《荀子》的礼治论。8.B 规范,同时也是将秩序与安宁带给整体生物世界和人类社会的最高原理。这应该是司马迁将“礼”列 【4题详解】 为八纲之首的原因。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需要总体理解语段内 ⑦在司马迁的思考中,“礼”具体的功能是什么呢?《史记》“八书”的“礼书”,首段赞扬 容,抓住关键语句概括。立足文本第②段的主要内容,结合“刘邦本身并非出身自王公贵族阶级…… “礼”的重要,第二段叙述礼制从战国时期到现在(即汉武帝)的整个过程。接着,以剩下三分之二 也缺乏适当的国家仪礼”“再加上汉朝的诸侯、廷臣,大多数都以战功出身,他们也不知该如何在朝 的篇幅,说明“礼”的意义与内容,而这部分的论述竟几乎都可在《荀子》中找到。事实上,在没有 廷内举动进退”分析可知,注意对主要事件概括,汉初的朝廷礼仪,原因是“刘邦”和“群臣”的因 直接摘录《荀子》的前面三分之一的内容中,若我们考虑第二段所叙的,从秦朝到汉朝历代皇帝间礼 素,据此进行概括。 制的演变是荀子逝世之后发生的事,再扣除整篇前后有一些司马迁本人对“礼”的重要性发的感叹, 【5题详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