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之死》读后感1000字
《李白之死》读后感1000字 《李白之死》读后感1000字 《李白之死》系闻一多先生就学清华学校时所作,是诗人早期创作的长诗之一。诗歌以“李白捉月骑鲸而终”这一民间传说为根底,加以诗的提炼与生发,
《李白之死》读后感1000字 《李白之死》读后感1000字 《李白之死》系闻一多先生就学清华学校时所作,是诗人早期 创作的长诗之一。诗歌以“李白捉月骑鲸而终”这一民间传说为根 底,加以诗的提炼与生发,写来慷慨激昂又哀怨动人。 比起常被当作标签而贴在李白大叔身上的“狂”和“醉”,闻 一多更加强调的是李白身上假设隐假设现的另外一种东西——孤 独。正是这种排遣不掉的孤独,驱使李白神思飞扬但又迷醉于梦想 之境而不知返,终于在幻觉中沉江而死。与“孤独”比拟起来, “狂”与“醉”不过是派生的情感表现,是诗人试图驱散孤独的努 力。 本诗先以华宴已罢、杯盘狼藉、风流云散的画面开篇,烛光已 残,灯火将熄,李白烂醉如泥,半梦半醒倒在餐桌上,面前还留着 各样的盘碟杯盏,满屋剩余的辉煌与正漫延开来的冷寂产生了鲜明 的比照,此时的气氛更冷的令人打颤。“天下无不散的宴席”,热 闹总是暂时的,繁闹过后剩下的便是无尽的孤独——长诗一启篇即 描绘了李白欲挣脱孤独而不得的失败景观,从而为全诗奠定了一个 根本的情绪基调──哀婉、凄清、迷离。 而酩酊中的李白在孤寂当中又想起了那永远纯洁、永远皎洁、 永远温良、永远不背叛自己的月亮。纯洁的'月亮已经成了诗人孤寂 中唯一的慰藉,月亮在李白的眼中才是真正的知己,真正的 “人”。于是李白才会把这种超脱不得的怨怼转移到月亮身上。而 由于长时间的对月凝思,李白的幻觉出现了,他是这样的深爱他唯 一的知己,以致于在他瞥至湖面时,居然产生了月亮落水的错觉。 于是,在酒精和孤独的冲击下,在丧失了理智的迷幻中,李白不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