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扇艺术赏析

桃花扇艺术赏析《桃花扇》产生于清朝初期。那时,清朝刚刚统一了中国几十年;社会上亡明的“遗民”还大有存者。他们感念前朝政治的兴衰得失,纷纷从不同角度对此予以探究、总结。《桃花扇》就产生于这样的历史背景之

桃花扇艺术赏析 “” 《桃花扇》产生于清朝初期。那时,清朝刚刚统一了中国几十年;社会上亡明的遗民 还大有存者。他们感念前朝政治的兴衰得失,纷纷从不同角度对此予以探究、总结。《桃花 扇》就产生于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它集成了明代传奇反应生活、批判现实的优秀传统,深 刻揭示了明末清初两个朝代政权更替时期的各种社会毛肚,并在这个阔大的舞台上,生动地 塑造了若干历史人物形象,成为当时成就最高的戏曲代表作品之一,也成为中国古代文学艺 术宫殿中的一件珍品。 1644 公元年,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攻占北京,推翻了明王朝的通知。不久,明朝降将吴 三桂勾结清军打进关里。同年,夙阳都督马士英等人联合一部分官僚、军阀和政客,在南京 拥立福王朱由崧登基,建立起偏安的南朝王朝。本来,清军初步得到中原,立足不稳,各地 人民的反抗仍未止息,南朝王朝则还保有相当的军事实力,以及江浙广大的经济发达地区, 依仗着长江地险,应当有所作为。但是,才及一年,这个小朝廷就在清军急如风暴的军事进 攻下覆灭了。作者在《桃花扇》里对此原因做了形象的剖析。 首先,南朝王朝的最高统治集团腐朽、专制,丝毫没有振兴求存、徐图恢复的乞丐。 “” 新即位的弘光皇帝是个不问朝政、专一追逐声色犬马的妙龄君,登基伊始,就把广征艺人、 歌妓,却把收复失地、挽救危亡的事情忘得一干二净。窃据高位的马士英、阮大铖等人做尽 “ 伤天害理的事情。在国家危难之际,他们非但不忧虑这个政权风雨飘摇,反而庆幸幸遇国 ” 家多故,正我辈得意之秋。 《桃花扇》的女主角李香君原是明末南京秦淮河的名妓,在侯方域所做的《李姬传》 中,她的原型李香君尽在力劝侯生断绝于阮大铖橡胶一节描写中粗具性格;到了《桃花扇》 中她已经是一位色艺非凡、温柔多情,又富于正义感、勇敢、坚毅的女性形象。 除去人物的塑造,史实的熔铸提炼以外,《桃花扇》在戏剧艺术方面的描写也十分出 彩。仅仅就选译的九出戏来看,便至少包含了这样几条线索:侯生、李香君的爱情;侯、李 与马、阮之间的矛盾;上层统治者的糜烂、腐朽;军队将领之间的内讧;复社与阉党的冲突; 明、清的军事对立。对所有线索的发生、发展、结局,作品都做了合理的安排和清楚的交代。 “” 特别应当指出的是,作者抓住桃花扇这一主要线索,以之贯穿全戏,是大有深意的。 定情诗扇是侯生和李香君的爱情的信物,而当马士英、阮大铖一伙迫害她时候,她又以诗扇 为武器,奋力反抗,甚至以死守楼、血溅诗扇。诗扇成了具有爱情和政治斗争双重意义的象 征。随后,又以桃花扇为家信,引出侯方域千里相会李香君、二人在栖霞山道观不期而遇。 最后,道士张瑶星撕毁桃花扇,象征两人姻缘断绝,侯生、李香君双双出家。一把小小的扇 “” 子,竟然把如此众多的情节和人物有机地联系在一个故事里,令人不能不赞叹其穿针引线 的巧妙。

腾讯文库桃花扇艺术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