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短文两篇-活板》教案(本站推荐)[修改版]
第一篇:第13课《短文两篇-活板》教案(本站推荐)活板 教学目的 1.学习文章抓住事物特点,运用程序说明顺序,使用简明、平实、准确的语言说明事物的特色。 2.掌握“为”、“就”、“火”、“印”、“之”
13- 第一篇:第课《短文两篇活板》教案(本站推荐) 活板 教学目的 1. 学习文章抓住事物特点,运用程序说明顺序,使用简明、平实、准确的语言说明事物的特色。 2.“”“”“”“”“”“”“” 掌握为、就、火、印、之、以、则等文言词语的词义和用法,初步认识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 现象,了解把单音节词变为双音节词的翻译文言文的方法。 3. 了解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伟大成就,认识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教 学设想 1. 本文文字比较浅易,文章也较简短,结合课文下注释,学生大体可读懂。因此,在扫清文字障碍的基 础上,可以帮助学生对文中的一词多义现象加以归纳,并辅导学生掌握文言中单音节词的翻译方法。 2. 学习按工作程序说明的顺序,是学习本文的重点,可以结合疏通文字初步提出,之后再强调分析。行 文的简洁,语言的准确也应作适当讲解。 3. 准备《辞海》一部和若干铅字印模,备用。 4. 安排两课时,连上最好。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1. 介绍毕昇和他的活板印刷术,沈括和他的《梦溪笔谈》。 2. 疏通文意,朗读、背诵。 教学过程 一、解题。 —— 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纸、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它们都是由中国相继传入世界各地的,是中国 “” 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在《辞海》中,对印刷术是这样介绍的: “” 我国是最早发明印刷术的国家。早期的印刷方法是把图文刻在木板上用水墨印刷的,称刻板印刷术。 刻板印刷在我国唐代已开始盛行,并先后传至日本、朝鲜、越南、菲律宾、伊朗等国,影响到非洲和欧洲。 (1041—1048) 宋代庆历年间,毕昇首创泥活字板,使书籍印刷更为方便。之后,又陆续出现用木、锡、铜 1450 和铅等金属制成活字板印刷书籍。年左右德人谷登堡用铅合金制成活字板,用油墨印刷,为现代金属 活字印刷术奠定了基础。

![第13课《短文两篇-活板》教案(本站推荐)[修改版]](https://wkimg.docs.qq.com/img/ScZH3i33WnAyapHQhvfZ3.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