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一历史试题【新课标】一、选择题:(25题,每题2分,共计50分)1.家(族)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家(族)谱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周代已有史官修谱制度并撰有《世本•帝世
处 10.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 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 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 君臣关系从坐到站再到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 A. 等级制度越加严格 B. 君臣关系越加紧张 C.皇权不断加强 D.对地方控制越加规范 11.在学习了“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这个专题后,某班四位同学就本单元内容分别 拟定四个选题准备开展研究,这四个选题的研究最终将无法成功的是 () A.《趣谈周武王与分封制》 B.《趣谈汉朝的察举制》 C.《论隋唐三省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D.《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 12.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减食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 之食,盍埋此子。”郭巨因此而被举荐为孝廉。这一材料反映的是( ) A.刺史制 B.科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察举制 13.唐朝时“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与此观念直接相关的制度是( ) A.世袭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14.明清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空前强化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 封建统治日趋稳固 B. 封建统治日趋衰弱 C. 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D. 封建国家日趋巩固 15.1852年英国驻广州代办米切尔惊异地说:“经过和这么一个大国开放贸易10年 之久,并且双方都已废除了一切独立制度,而拥有如此庞大人口的中国,其消费 我们的制造品竟不及荷兰一半……这好象是一个奇怪的结局。”出现这一结局的 根源是( ) A. 清政府继续实行闭关政策 B. 自然经济对外国商品的抵制 C. 英国商品倾销仅限于五口及东南沿海地区 D. 鸦片输入骤增削弱了国人购买外国商品的能力 16.某条约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 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此条约是 () A. 《南京条约》B. 《北京条约》C. 《马关条约》 D. 《辛丑 条约》 17.对欧洲人的仇恨如同烈火一般蔓延到全中国,……一场针对外国势力的仇恨和恶 作剧以一种古老的形式爆发出来。”(H•G•韦尔斯《世界史纲》)这段材料 描述的事件是( ) A. 太平天国运动 B. 义和团运动 C. 五四运动 D. 辛亥革 命 18、电视剧《亮剑》成功塑造了八路军独立团团长李云龙和国民党晋绥军某部团长楚 云飞的形象。剧中李云龙和楚云飞共同抗日的情景,你认为出现该情景的原因 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