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戏剧创作三个阶段的特点

莎士比亚戏剧创作个阶段的特点肖旭威廉•莎士比亚,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诗人和戏剧家,以他杰出的创造性劳动,给后世留下丰富的精神食粮:三十七部戏剧、一百五十四首十四行诗和二首叙事长诗。他的主要成就是戏剧。

莎士比亚戏剧创作个阶段的特点 肖旭威廉•莎士比亚,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诗人和戏剧家,以他杰出的创造性劳动,给后世留下丰 富的精神食粮:三十七部戏剧、一百五十四首十四行诗和二首叙事长诗。他的主要成就是戏剧。根据 社会和其思想的发展变化,他二十来年的戏剧创作可分为三个时期: 15901600 年到年,正值伊丽莎白统治盛年,英国一派繁盛兴旺景象,莎士比亚的创作基调也是乐观 明朗的。这是他创作的早期,即历史剧、喜剧时期。他写出〈〈理查三世》、〈〈亨利四世》上、下 篇和〈〈亨利五世》等九部历史剧,〈〈仲夏夜之梦》、〈〈第十二夜》和〈〈威尼斯商人》等十部 喜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等三部悲剧。这些作品,有这样一些特点: 首先,从对待现实的态度上看,着重于讴歌赞美人文主义的新思想、新道德。喜剧尤为突出。 他的喜剧突破了古希腊罗马喜剧重在社会讽刺的传统,而偏重于对理想事物的歌颂。他大多通过男女主 人公在婚姻上的纠葛,来颂扬人文主义爱情自由和个性解放的思想,如〈〈第十二夜》等。 其次,从人物形象上看,塑造了一系列理想人物。如历史剧中战功显赫、治国有术的开明君主亨利五 世形象,喜剧中一大群新女性形象,例如薇奥拉,鲍西娅等。后者尤为光彩照人。通过这些形象的塑 造,作者表达了他主张国家统一的政治理想和个性自由的生活理想。 再次,从戏剧冲突上看:多用误会、巧合来编织情节,表现人物。例如〈〈错误的喜剧》,便是把整 。 个作品的构思建立在误会和巧合上第四,从创作基调和风格上看,明朗乐观居主导地位。轻松的喜 剧和严肃中含有诙谐的历史剧自不待说,甚至悲剧,如〈〈罗密欧与朱丽叶》也不乏欢快的情趣。上 述特点的形式,不外乎三方面的原因: 从社会根源上看,这时期正值伊丽莎白女王统治的盛年,英国已建成一个统一的民族国家,国势强大, 政局稳定,经济繁荣,举国上下陶醉在升平安乐之中。这自然在莎士比亚的创作上打上鲜明的时代印记。 从思想根源上看,他的人文主义思想这时尚未经受社会的严重考验,他坚信人文主义理想是可以在现 实中实现的,因而,对现实的看法过于乐观。 从艺术规律上看,他之倾向于用历史剧的形式来反映现实,是因为他像每一个处在民族形成时期的伟大 艺术家一样,出于一种用艺术形象来探索祖国历史的爱国主义热忱,而他致力于喜剧的写作,则是因为 这种戏剧样式能比较自由地表现他的“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思想主题,而且喜剧多以误会和巧合来编织 情节的特点,也便于他这个经验不多的青年剧作家去把握。这样,特定的生活内容找到了适当的表现形 16011608 式,他在历史剧和喜剧的创作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年到年,英国社会矛盾表面化、尖锐化, 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使莎士比亚对现实悲观失望。这是莎土比亚创作的中期,即悲剧时期,也是他一生创 作最辉煌的时期。在作品中常常表现出悲愤、阴郁的情调。他写出〈〈哈姆雷特》等七部悲剧,《一报 还一报》等四部喜剧,成就大者是悲剧。其中又以有“四大悲剧”之称的〈〈哈姆雷特》、〈〈奥赛罗》、 〈〈李尔王》和〈〈麦克白》更为著名。这些作品,与作者早期创作相比,具有截然不同的特点: 首先,不再是歌颂而是深刻揭露现实的矛盾和丑恶,着力表现人文主义者的悲剧,如〈〈哈姆雷特》 就是通过同名主人公未能完成“重整乾坤”重任的社会悲剧,来揭露社会的黑暗,批判专制暴政的罪 恶。 其次,占戏剧中心舞台的,不再是理想人物,而是一系列野心家、阴谋家。例如〈〈奥赛罗》中的伊 阿古,〈〈麦克白》中的麦克白夫妇等,通过这些形象的塑造,作者一方面深刻地揭露和批判社会的 罪恶,另方面表达了人文主义者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和深切忧虑。 第三,不再依赖外部的误会和巧合来构筑戏剧冲突、描写人物,而是在尖锐的矛盾中刻画人物的性 格,表现他们内心的矛盾斗争。比如〈〈哈姆雷特》的描写中心,就是写主人公内心激烈的斗争过 程,通过他内心的冲突来表现并强化外部冲突即人文主义理想与专制暴政的冲突,他既坚定又软弱、 既果断又犹豫的典型性格,正足以显示“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 性的冲突”。 第四,创作基调由明快转变为悲愤沉郁。悲戚伤感的悲剧自不待言,就连喜剧如《一报还一报》也蒙 上一层冷峻凄苦的阴影。

腾讯文库莎士比亚戏剧创作三个阶段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