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将军中学高二历史期末试题含解析
安徽省合肥市将军中学高二历史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从1918年3月到7月,德军在西线相继发起了四次大规模进攻,企图夺回战略主动权。德军此举的直接原因是A.苏俄退出战争
得志的、成功的还要伟大。因为他们的影响和价值在后续的事业中得以实现,从而穿越时空而不朽。 安徽省合肥市将军中学高二历史期末试题含解析 材料体现研究人物史注重的角度是 一、选择题(每小题分,共分) 260 A.重视对衰世乱世人物的研究 B.不以成败论英雄的观念 C.从无为中揭示有为 D.从人物主观能动性出发 1. 从1918年3月到7月,德军在西线相继发起了四次大规模进攻,企图夺回战略主动权。德军此举 参考答案: 的直接原因是 B A.苏俄退出战争 5. 亚里斯多德说:“一个人过度好胜就成了鲁莽,过度恐惧而畏缩不前就变成了怯懦。”这反映了他 B.中国向同盟国宣战 的 C.美国参加一战 A.法治思想 D.协约国力不从心 B.哲学思想 参考答案: C.礼的思想 A D.中庸思想 【详解】据所学可知1918年3月苏德《布列斯特和约》签订,苏俄退出一战,德军免去了东西两线 参考答案: 作战之苦,这也为德军在西线发起进攻解除了后顾之忧,A正确;据所学可知中国1917年8月就已对 D 德宣战,与材料时间不符,B错误;美国于1917年4月对德宣战,与材料时间不符,C错误;据所学 试题分析:“过度好胜就成了鲁莽,过度恐惧变成了怯懦”反映了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思想,是对 可知,协约国是一战的战胜国,D说法错误。 古希腊传统思想的继承与发展,闪耀着辩证法思想的火花。故选D。 【点睛】1918年的《布列斯特和约》是苏俄与以德国为首的同盟国间签署的和平条约。通过此条约俄 考点:亚里斯多德的思想。 国退出一战。 点评:从近几年高考看,把中西方古代人文主义思想横向比较,通过新材料新情境的形式,考查学生 2. 有学者指出:“古来帝王……真正懂得国家政体并善以此治国,王而不藩者,不过秦皇、汉武、宋 学科能力的题目比较常见。与时政热点问题联系起来考查,也是近年来高考命题的新形式之一。在复 太祖、清圣祖(康熙)四人而已。”这里的“国家政体”是指 习时注意同时期中外思想史的比较。本题还可以这样设问: A.分封制 B.王位世袭制 C.郡县制度 D.中央集权制 “一个人过度好胜就成了鲁莽,过度恐惧而畏缩不前就变成了怯懦。”中国古代有类似思想的是 参考答案: A.老子B.孔子C.墨子D.庄子 D 6. 2016年2月11日,美国科研人员宣布他们于去年9月首次探测到引力波——一种以光速传播的时 3. 儒家思想对中国历史和文化发展有深远影响。下列主张在今天仍有积极现实意义的是() 空波动。上述发现验证的科学理论是 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A.经典力学B.光电效应C.相对论D.量子假说 ②“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参考答案: ③“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④“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议论政事)” 参考答案: C A.①②③ B.①②④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物理学的重大进展。经典力学认为,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无关,故A项错 C.②③④ D.①③④ 误。光电效应是指当光线照射在金属表面时,金属中有电子逸出的现象,与材料信息不符,故B项错 误。材料中引力波的发现,证实了空间和时间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故C项正确。量子 参考答案: 假说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基本认识取得革命性的进步,材料中没有体现这方面的信息,故D项错误。 A 7. 有学者认为:在中国学术发展史上,顾炎武是一位开近代学术之先河的巨匠。从他开始,中国的学 4. 钱穆曾强调不得志、失败者的重要,他们虽不表现于当时的历史舞台,当时也未建立事功,但是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