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班级报

时评欣赏请对“国魂”多份关注   每一个人的生死都应当是平等的,推动科技进步的学者和传播动人音乐的歌者的逝去,同样值得扼腕叹息和驻足缅怀,这是常识也是共识

2015.01 第九期() 主办:高三语文组 时评欣赏 请对“国魂”多份关注 每一个人的生死都应当是平等的,推动科技进步的学者和传播动人音乐的歌者的逝去,同 样值得扼腕叹息和驻足缅怀,这是常识也是共识。然而,关于二者的舆论冷热却提醒着公众一 个问题:人们在给予流行歌手铺天盖地般关注乃至某些媒体超越底线忙于偷拍时,是否可以停 下脚步、分些时间,也多为如李小文这样长期缺乏舆论关注和鼓励的学者点一个赞,道一声一 路走好? 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个词叫做“国士”,用来形容以天下为己任,为国家民众所尊敬的人。 把“国士”用在“赤脚院士”李小文的身上并不为过:凌乱的头发、赤着脚穿着布鞋,甚至还 曾因酷似搞推销的农民被保安拦下。然而,“扫地僧”的外表之下,却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国士、 一位充满纯粹力量的侠客。 李小文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在美国拿到了硕士和博士学位,与某些崇洋媚外者相比, 完全有更多的资本去讲究品味,显摆出身。然而他却素衣布鞋,平易近人,为了国家科研项目 的攻关宵衣旰食,以致营养不良住进医院。正是在如此低索取低要求下,李小文取得了不成比 例的产出:取得20世纪80年代世界遥感三大贡献之一,成为一个几何光学学派创始人,并成 为中国遥感学界的泰斗之一。科技攻关固然是李小文的本职,难等可贵的则他的“淡泊明志, 宁静致远”。他将获得的奖金成立奖学金以帮助同行、激励后人;他致力科普,为素不相识的 网友答疑解惑;他心忧祖国,甚至为遥感人没能在汶川地震中为总理提供一幅遥感图而发出“不 如钻地洞,干脆地震殉国”的自责。与李小文类似的,还有国家最高科技奖新近得主于敏院士。 他为我国氢弹和核武器发展历尽千辛万苦,立下惊天功勋,却为此守口如瓶28年。更婉拒“氢 弹之父”美誉,继续过着简朴的生活。正是有他们这样的国士存在,我们的国家才一点一滴地 收获了尊严与光荣,我们的人民才一步一步地享有了更好的生活。 李小文等众多国士所代表的精神,是可以称作“国魂”的品质。他们往往不为人所知,却 怀着舍身报国的拳拳赤子心,披荆斩棘地为国为民呕心沥血、鞠躬尽瘁。在国家危难之际,他 们是冲在最前线的敢死队和宁折不弯的民族脊梁;在天下太平之时,他们是耐得住清贫、守得 住寂寞的无名英雄和甘于幕后的中国梦筑梦者。长期以来,他们获得的目光不是太多而是太少, 难得的关注于他们来说不啻是加倍的动力。李小文们这样为国为民、夙夜匪懈的国士们太需要 舆论多一点的关注,多一点的支持。 诚然,一个现代、 开放的社会不能强求舆论按照规定动作为某人的逝去给予特殊的关注

腾讯文库高三语文班级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