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石河子市八年级语文上册《大道之行也》(第二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
第二课时三、讨论下列问题,形成背诵思路,指导学生背诵1.提问:“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什么?请找出相关语句,并作讲解。选一位学生回答,明确:“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天下为公”是说天下是大家
第二课时 三、讨论下列问题,形成背诵思路,指导学生背诵 1.提问:“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什么?请找出相关语句,并作讲解。 选一位学生回答,明确:“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天下为公”是说天下 是大家的天下,不属于任何个人;“选贤与能”是说选拔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担任社会 职务;“讲信修睦”说的是社会成员间应当建立良好的关系,讲求诚信,远离欺诈,崇尚和 睦,防止争斗。 学生齐读第1句,速背。 2.提问: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 学生明确:课文第二层有三句话,大概是从三个方面吧。 教师点拨:这三句话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1)满足生存需要,人人都能得到全社会 的关爱。“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把奉养父母、抚育儿女的心意扩大到其他人身上; “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各个年龄段的人或者说人一生中的各个阶段都能受到 应有的照顾,得到合适的安排;“矜、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需要特别关爱的人都能 得到应有的生活保障。(2)满足发展的需要,人人都能安居乐业。“有分”就是有稳定的 职业,能安心工作;“有归”就是男女婚配及时,有和乐的家庭。(3)满足精神愉悦的需 要,货尽其用,人尽其力。“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是说人们珍惜劳动产品,但毫 无自私自利之心;“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说人们在共同劳动中以不出力或少出 力为耻,都能尽心竭力去工作,工作着并快乐着,把共同劳动看作是分享快乐。 学生齐读第二层,按照行文思路,尝试背诵。 3.提问:任何想像都是植根于现实土壤的,文中有无当时现实社会的影子? 学生思考,同桌之间交流。 明确:文章第三层选择了一种特殊的总括方式,拿现实社会跟理想的“大同”社会作对 比,从而顺理成章地指出,现实社会中诸多现象如搞阴谋、盗窃财物、作乱等在“大同”社 会中将不复存在,代之而兴的将是一个“外户而不闭”的和平、安定的局面。这其中已经折 射出现实社会的真实情形:社会变乱纷乘,动荡不安;尔虞我诈,人人自危;盗贼横行,混 乱不堪。 学生齐读第三层,尝试背诵。 4.多媒体显示板书设计,学生依据板书提示,背诵全文。 板书设计: 四、探究性思维训练 请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1.文中“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