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课外古文练习A
(四十一) 阎百诗天质奇钝百诗先生为国朝经学大师①,记诵精博,而其天质实奇钝。幼受书,读百遍,始略上口。性又善病,母禁之读,遂暗记不复出声。如是者十年。一日,自觉豁然,再观旧所研究本,了无疑滞,盖积苦
(四十一) 阎百诗天质奇钝 百诗先生为国朝经学大师①,记诵精博,而其天质实奇钝。幼受书,读百遍,始略上口。 性又善病,母禁之读,遂暗记不复出声。如是者十年。一日,自觉豁然,再观旧所研究本, 了无疑滞,盖积苦精力之应也。世之以下愚自②诿,或托词因病废学者,观于先生,愧可知 已③。 [注释] ①国朝:指清朝。经学大师:把儒家经典作为研究对象的大学问家。②诿:推 托。③愧可知已:应该明白这是很惭愧的了。已:太,过。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再观旧所研究本 () (2)或托词因病废学者 ()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幼受书,读百遍,始略上口 3、阎百诗“记诵精博”的原因是 4、这则故事给你一个什么启示? (四十二)鲁人徙越 鲁人身善织屦①,妻善织缟,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 也?”曰:“屦为履②之也,而越人跣③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披发。以予之所长,游与 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 [注释] ①屦:②履:鞋,这里用作动词,指穿鞋。③跣:赤脚。 麻鞋。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而欲徙于越 () (2)鲁人曰:“何也?” ()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或谓之曰:“子必穷矣。” 3、文中“游与不用之国”,“不用”的原因是什么? 4、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四十三) 徐文贞宽厚 徐文贞归里,遍召亲故。一人取席间金杯藏之帽,公适见之。席将罢,主者①检器, 亡其一,亟索之。公曰:“杯在,勿觅也。”此人酒酣潦倒,杯帽俱堕,公亟转背,命人仍 置其帽中。只此一端,想见前辈之厚。 [注释]①主者:管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