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姓氏文化与遗传学
中国姓氏文化与遗传学 姓氏与遗传学历史悠久的姓氏文化和传统独特的中国谱牒学,目前不但在社会科学中得到了发展,而且在生命科学中也得到了重视和应用,并已经形成了中国资源特色的跨学科的研究领域——中
中国姓氏文化与遗传学 姓氏与遗传学 历史悠久的姓氏文化和传统独特的中国谱牒学,目前不但在社会科学中得到了发 展,而且在生命科学中也得到了重视和应用,并已经形成了中国资源特色的跨学 科的研究领域——中国姓氏群体遗传学。 在多数的情况中,姓氏是世代遗传的,姓氏人口资料又比较容易搜集,其历史跨 度也很长,非常适合于大量数据统计性质的研究。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姓氏在不同 人群中分布,来探讨人群的遗传结构、不同群体间的亲缘关系、以及人群迁移等。 中国人姓氏和同姓人群的分布规律的研究有可能成为探讨中国人起源和父系遗 传物质进化的一条新的重要途径和科学依据。 中国人一般都习惯地继承父亲的姓,以父系方式把姓氏遗传递给下一代。女子在 一生内仅仅保留其父亲的姓氏,不传给下一代。因此,绝大多数的姓属于一种无 性别之分、以父系方式传的“基因”,相当于性染色体遗传的特殊基因。可以这 样假设,不管是X精子还是Y精子,均携有“姓氏基因”,均在每代显示其姓 氏的功能。惟有Y精子具有连续传递姓氏特徵的性能,而X精子仅仅在第一代 显示姓氏的性能。 当然,我们也注意到中国人中一直普遍存在着改姓的现象,这包括入赘婚姻、随 母姓氏、避难改姓、少数民族用汉族姓等等。在人群中改姓是突发的和随机发生 的事件,往往发生在迁移过程之中,但是可以肯定有总人数中改姓人数的比例较 低。而且不管是在什么情况下改的姓,从第二代起仍以父系方式传递。这种改姓 现象可以认为是姓氏的突变,突变后的姓氏仍具有正常的父系传递功能。中国人 姓氏的悠久历史和相对隐定的传递,以及具有中国社会进行特色的改姓现象,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