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烟云读后感范文

京华烟云读后感范文   《京华烟云》是林语堂旅居巴黎时于1938年8月至1939年8月间,仿照《红楼梦》的构造用英文写的长篇小说,并题献给“英勇的中国士兵”,讲述了北平曾、姚、牛三大家族从1901年义

京华烟云读后感范文 《京华烟云》是林语堂旅居巴黎时于1938年8月至1939年8 月间,仿照《红楼梦》的构造用英文写的长篇小说,并题献给“英 勇的中国士兵”,讲述了北平曾、姚、牛三大家族从1901年义和团 运动到抗日战争30多年间的悲欢离合和恩怨情仇,全景式展现了现 代中国社会风云变幻的历史风貌。 《京华烟云》读后感: 林语堂先生,是我最钟爱的作家之一。读他的散文,清新、和 蔼、可亲、平易、近人,但却不乏人生哲理。读他的小说,《红牡 丹》、《京华烟云》,一个个人物,栩栩如生,跃然纸上,读书如 见其人。特别是《京华烟云》,更被誉为近代版的《红楼梦》。读 他的第一本让外国人了解的作品——《》,对性格的全面阐释,兼 收并蓄,既不像辜鸿铭先生那样全盘肯定,也非全盘否认,应该说 是站在一个比较中立的立场,颇有见地。 其中,在读过《京华烟云》之后,久久不能平静,仍沉浸于人 物的曲折离奇之中。林语堂先生本人比较尊崇道教,书中的姚老先 生也是一位宗崇道教之人。他最欣赏的人物是书中的姚家二小姐 ——姚木兰。曾经说过,养女当如木兰。林语堂先生有三个女儿, 无一人上过学校,但是后来每个人都成为才女,成就非凡。最可惜 的是大女儿,嫁给一个外国人,在美国生活一段时间后,因性格不 合而离婚。她兼具东西方两种文化的熏陶,在处理自己个人问题的 时候处于矛盾之中,既不能彻底放手,又没方法挽留。中年早逝。 林语堂先生曾为大女儿写过悼文,非常的悲哀。 身为一个,从小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成长,骨子里烙的是中国 印,即便后来承受了许多的西方文化影响,但在碰到棘手的问题

腾讯文库京华烟云读后感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