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唐马乡鱼腾学校高一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
2022年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唐马乡鱼腾学校高一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废 园 外巴金①晚饭后出去散步,走着走着我又走到这里来了。②从墙的缺口
⑧花随着风摇头,好像在叹息。它们看不见那个熟悉的窗前的面庞,一定感到寂寞而悲戚罢。 年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唐马乡鱼腾学校高一语文模拟试 2022 ⑨但是一座楼隔在它们和防空洞的中间,使它们看不见一个少女被窒息的惨剧,使它们看不见带 题含解析 泥的腿。这我却是看见了的。关于这我将怎样向人们诉说呢? 一、现代文阅读(分,共题) 353 ⑩夜色降下来,园子渐渐地隐没在黑暗里。我的眼前只有一片黑暗。但是花摇头的姿态还是看得 见的。周围没有别的人,寂寞的感觉突然侵袭到我的身上来。为什么这样静?为什么不出现一个人来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听我愤慨地讲述那个少女的故事?难道我是在梦里? 废园 外 ?脸颊上一点冷,一滴湿。我仰头看,落雨了。这不是梦,我不能长久立在大雨中,我应该回家 巴金 了。那是刚刚被震坏的家,屋里到处都漏雨。 ①晚饭后出去散步,走着走着我又走到这里来了。 (1941年8月16日在昆明) ②从墙的缺口望见园内的景物,还是一大片欣欣向荣的绿叶。在一个角落里,一簇深红色的花盛 11. 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开,旁边是一座毁了的楼房的空架子。屋瓦全震落了,但是楼前一排绿栏杆还摇摇晃晃地悬在架子 A. “想到关闭在这个园子里的寂寞的青春,我觉得心里被什么东西搔着似地痛起来”,对一个不识 上。 面容的少女的生命表现出如此热烈的关注,充分表现出作者爱心的深厚和强烈。 ③我看看花,花开得正好,大的花瓣,长的绿叶。这些花原先一定是种在窗前的,我想,一个星 B. “陈家三小姐”的家世背景、相貌品行等文中都没有交代,作者有意将她抽象成美丽、青春、生 期前,有人从精致的屋子里推开小窗眺望园景,赞美的眼光便会落在这一簇花上。也许还有人整天倚 命的化身,通过“美好的事物被撕毁”来揭示民族的悲剧。 窗望着园中的花树,把年轻人的渴望从眼里倾注在红花绿叶上面。 C. 末段写雨,有明显的象征意味,既写出了当时形势的险恶,又表现了对抗日暴风雨早日到来的期 ④但是现在窗没有了,楼房快要倾塌了。只有园子里还盖满绿色,花还在盛开。倘使花能够讲 盼。 话,它们会告诉我,它们所看见的窗内的面颜,年轻的面颜,可是,如今永远消失了。花要告诉我的 D. “花”是青春、美好、生命的象征,“毁了的楼房”是残败、废弃、死亡的象征,作品这两个对 不止这个,它们一定要说出八月十四日的惨剧。精致的楼房就是在那天毁了的,不到一刻钟的功夫, 立的形象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善良美好的中国人民与日本侵略者的尖锐矛盾。 一座花园便成了废墟了。 E. 本文并没有对战争本身的罪恶进行控诉,而是通过作为最高价值形态的生命遭到任意践踏来表现 ⑤我望着园子,绿色使我的眼睛舒畅。废墟么?不,园子已经从敌人的炸弹下复活了。在那些, 战争的残酷与邪恶,从而引发我们对战争反人类的本质的思考。 带着旺盛生命的绿叶红花上,我看不出一点被人践踏的痕迹,但是耳边忽然响起一个女人的声音: 12. 联系上下文,写出对“这样地逃出囚笼”(第⑦段)的理解。 “陈家三小姐,刚才挖出来。”我回头看,没有人。这句话就是在惨剧发生后的第二天听到的。 13. 本文用了不少文字描绘花,你认为作者的意图是什么? ⑥那天中午我也走过这个园子,不过不是在这里,是在另一面,就是在楼房的后边,在那个中了 14. 文章第10段中,作者连用三个问句,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全文内容分析。 弹的防空洞旁边,在地上或者在土坡上,我记不起了,躺着三具尸首,是用草席盖着的,中间一张草 参考答案: 席下面露出一只瘦小的腿,腿上全是泥土,随便一看,谁也不会想到这是人腿,人们还在那里挖掘。 11. CD 远远地在一个新堆成的土坡上,也是从炸塌了的围墙缺口看进去,七八个人带着悲戚的面容,对着那 12. 过去少女向往外边的世界而不可得,而今她离开了囚笼却是在已经成尸体的情况下了,是日军永 具尸体发愣。这些人一定是和死者相识的罢,那个中年妇人指着露腿的死尸说:“陈家三小姐,刚才 远毁掉了她的青春和希望。 挖出来。”以后从另一个人的口里我知道了这个防空洞的悲惨故事。 13. ①花是美好的象征,作者由花自然地联想到少女,花成为全文抒情的线索;②花和废墟形成强烈 ⑦一只带泥的腿,一个少女的生命。我不认识这位小姐,我甚至没有见过她的面颜。但是望着一 对比,烘托出浓厚的悲剧色彩;③花仍在盛开,少女已惨死,抒发了作者哀伤愤懑的情感。 园花树,想到关闭在这个园子里的寂寞青春,我觉得心里被什么东西搔着似地痛起来。连这个安静的 14. 这句话既表达了作者对年轻生命被扼杀的无限痛惜和对卑劣凶残的日本侵略者的无比愤恨,又表 地方,连这个渺小的生命,也不为那些太阳旗的空中武士所容。两三颗炸弹带走了年轻人的渴望,炸 达了作者为同胞不觉醒而感到的悲哀和寂寞;三个问句连用能更鲜明强烈地表达出作者那种无法抑制 弹毁坏了一切,甚至这个寂寞的生存中的微弱的希望,这样地逃出囚笼,这个少女是永远见不到园外 的悲愤之情。 的广大世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