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版七年级《给我一点水》阅读练习
给我一点水二、问题探究1.文章开头引用麦尔维尔的话有什么作用?麦尔维尔的这段话从文章结构上来看,与下文相呼应,引出了全文要谈及的主题——水资源遭受到了严重的污染。文中写道:“算时间是百把年前了。那个时
给我一点水 二、问题探究 1.文章开头引用麦尔维尔的话有什么作用? 麦尔维尔的这段话从文章结构上来看,与下文相呼应,引出了全文要谈及的主题 ——水资源遭受到了严重的污染。文中写道:“算时间是百把年前了。那个时代的人是 幸运的,因为还知道什么叫做‘干净的水’。水仍然可以很无愧地作为凡人的梦境。” 这几行文字所隐含的命题是:现在,百年之后的人已经是不幸的了,已经丧失了凡人的 梦境,因为水资源遭到了破坏,不再是干净的了! 除此之外,细细品味这段话,它似乎在以文学的角度来阐述“水”与人的玄妙关系。 “只要那个地区有水,你就算找个沉浸梦境而精神恍惚的人,叫他站着,开步走,他就 会把你一路带到水边,一点也错不了……”为什么人不管在什么状态下都能下意识地走 到水边去呢?似乎在告诉我们:水具有一种不可思议的神奇力量,对人的精神意识具有 一种指引,人“一向和水结了不解缘”。这样文章一开篇就奠定了写作的角度,不是生 态意义上的调查和说明,而是充满文学和诗性的解说。 2.如何理解文中提到的《诗经》、“六朝乐府诗”和成长过程中的几个片段? 本文最终的立足点是揭示水资源遭受污染的现实,并呼吁人们行动起来保护水资 源,寻回生命中失落的清纯与干净。文章的可贵之处在于有别于一般的科普类文章,没 有进行水资源被污染后生态意义上的分析探究,而是从文学的角度,以散文的笔法独抒 性灵,写出了自己对“水”之意义与价值、“水”与人类关系的个性化思考与表达。 提到《诗经》和“六朝乐府诗”,作者写道:“三百则‘温柔敦厚’原是始于一带 河啊!”“六朝乐府的恣肆古艳,其实是来自南国的潋滟泽光呢!”因为先民择水而居, 所以才吟咏出了与水有关的诗章。《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从《诗经》 一路走下去到“六朝乐府诗”乃至后世的许多诗歌都闪耀着水的光泽,作者仅以此来挖 掘文学意义上的水具有的价值——是我们古典诗性的缘起,是我们浪漫歌咏的源头。水, 给了一个古老的民族诗性的情怀那么写到个人成长的片段又有何用意呢?不难发现这里 作者选择的几个生活片段和水相关。抚顺街的小水洼,玄武湖,火车道边的荷塘,坠书 的圳水,屏东的好水,大寮,外双溪,从小时候一直写到了上大学,可以说水伴随着作 者一路成长。关于水的记忆都带着诗意色彩,犹如一幅幅水墨画般充满着田园生活的气 息,有捞鱼采水草的欢悦,倾听老城千载古意剥莲子的悠然,临溪畔坠书落水的冒险, 看圳水在夕阳里恬然流去的惬意,有对跨水拓荒的羡慕,要换泳衣泡水的冲动。这些既 是成长的片段,又是一个个已然流去但仍然清晰的梦境。作者是以此来挖掘了生命意义 上的水具有的价值——是水给了我美、欢悦、悠然、惬意等等人生的体验,是水给我营 造了一个绚烂的成长之梦。 所以作者是以自己所爱以自己的生命在发言,我们不能失去水,失去水则失去了文 学和生命的梦境。 3.作者对水梦境般的回忆只写到上大学时候,应该如何理解? 文中这些片段式的描写,在时间上截取的是作者从小时候到上大学,这应该是人生 最美的一段时光,无论生活在哪里,只要我在、水在就如梦境一般——这种生活是诗意 的,是简单的,是快乐的,是一清见底的。读下文“重新回复为二十五年前一清见底的 呆女孩”一句,可以与之相呼应,作者写此文距离上大学应该是“四分之一世纪流去” 了。这些年自己增长了智慧、历练、专业知识,但是却失落了当初的简简单单和清纯, 因为失落了才更加缅怀。作者写人类污染了水的同时,也在告诉读者,人类遗失了那时 那样的一种清纯简单快乐的心境。 4.谈谈对“而匆匆然,四分之一世纪流去,而今望着溪水的不再是那常来背书的 大一女生,不再是那跟男友来散步的大二女孩,所有的时间也无非是使一个坐在台下的 人变成站在台上的人,然而,那溪水却日甚一日地浑浊恶臭起来,‘沧浪之水清兮,可 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但溪水如果浊到不堪濯足的程度,你又奈何 呢”这句话的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