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永寿高级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
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永寿高级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自古以来,我国先贤们就主张人要修身,现代人的生存境遇,生活方式和生命价值观与古
“耻不修”放在首要的位置。 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永寿高级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53 一、现代文阅读(分,共题) A.古代先贤们主张的修身,与现代人修身方式不尽相同。这是因为生存境遇,生活方式和生命价值 观不同造成的。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B.现代人修身的目的是通过修身来使心理、生理和伦理诸方面达到相对平衡的状态与古人的境界修 自古以来,我国先贤们就主张人要修身,现代人的生存境遇,生活方式和生命价值观与古人相观 身是有差距的。 照有诸多异同之处,其修身方式自然也不尽相同。 C.古代人修身多为“独”与“静”两种状态,而现代人更相信“群”与“动”的修身健身方式。 修身最简要的定义是要修除个体身上的缺点不足,使之成为意志坚定,道德超拔的“君子”。古 D.“功过格”是古人专门用来反省的一种方式,天天反省做过的好事,善事及错事,最后达到“修 人的修身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境界性,是一种境界修身,鼓励人们不要被眼前艰难的生存状态击垮。即 身力行”的境界。 使处于一种艰难的生存状态,也应有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一项是 的精神。 A.文章第二段运用假设的论证方法,又列举出颜回“不改其乐”的典型事例,论证了境界修身的精 绝大多数的现代人已经不再为生计烦恼,有时人们强调修身是防止过于优裕的生活使人失去有意 神实质。 义的生活目标和对生命价值的追求。更多时候,现代人面临的最大生存境遇是激烈的职场竞争压力、 B.文章第三段把现代人的修身方式与古人的修身境界相比较,得出了古人的修身是“正心”,现代 复杂的职业环境、严格的职责要求,以及职业发展的起伏与挫折等,于是他们更需要通过修身来使心 人是“休心”“松心”的结论。 理、生理和伦理诸方面达到相对平衡的状态。同时,现代人开始追求生活品质,主张工作和生活分 C.文章第四段用现代人在闲暇之余到KTV去“飙歌”的事例来论证“群”与“动”是现代入的修身 殊,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他们追求举家出游,或结伴而行的方式,以达到“休身”和“修心” 健身的方式。 的目的。这种修身与古人的境界修身是有差距的,古人讲“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他们的修身是 D.文章的第六段强调现代人应该随时立身随时修身,并将修身力行合二为一,比如在一些公共场合 “正心”,现代人是“休心”“松心”;古人的修身绝不是一件私人的事情,而是具有浓厚的心系天 要注意遵守公共秩序,就是修身。 下百姓的政治理想与人文情怀。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现在人认为生命在于运动,修身健身要处于运动之中。一是与“独”相反的“群”修身健身方 A.修身是要修除个体身上的缺点和不足,使之成为意志坚定,道德超拔的“君子”。古人还把修身 式。古人的修身多为“独”和“静”,而现代人独处的时间比古代人更多,心灵的孤寂更深。现代人 当做一门功课,运用“功过格”天天反省,最后达到“修身力行”的圣贤境界。 相信集体行动比个人行动更能够调节气氛。无论是职场人士,还是就读的学生,在闲暇时间,三五成 B.“琴棋书画”是传统的中国修身方式,表达的首先是修身,然后才是健身的精神追求。这与现代 群到KTV去“飙歌”的情形时常可见。二是与“静”相对的“动”的修身健身模式。“琴棋书画”是 人“群”“动”修身健身观念相反。 传统的中国式修身方式,其主要特征是以静入胜。毋庸讳言的是,古人“静”的健身方式,表达的首 C.古人需要每天找时间进行修身,现代人的生活环境决定了其修身与力行合二为一的特点,不需要 先是修身,然后才是健身的精神追求。现代人的观念则相反,“动”则有活力。 刻意专门找时间修身。 古人的修身是一门功课,每天必须花一定的时间进行专门的反省。从前有一种“功过格”,每天 D.荀子将“耻不修”,作为“三耻”之首,公务员尤其是领导干部必须“严以修身”,说明了修身 做完事情之后,睡觉之前要静坐思过。有做错的事,用笔墨在格中点一个黑点儿;如果做了好事、善 在古今社会中的重要性。 事,总用朱笔在格中点一个红点,这样天天反省,最后达到“修身立行”的圣贤境界。 参考答案: 现在人的生活环境不一样,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考验伦理道德的境遇。因此,随时力行也 是随时修身,修身立行应合二为一,而不是刻意专门找一个时间修身。比如开车要遵守交通规则,银 1.A2.C3.B 行、剧院、商场、公园等公共场所要注意遵守公共秩序,这都是修身。 【1题详解】 值得指出的是在所有的职业中,公务人员尤其是领导干部修身最为重要,要求也最高最严,必须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 严以修身。荀子在《非十二子》中讲君子“三耻”,即“耻不修”,“耻不信”,“耻不能”,他将 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