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浙江省杭州市第七高中高一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
2022年浙江省杭州市第七高中高一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关于胶体和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②将32.2gNaSO?10HO溶于少量水 中,再用水稀释至100mL 242 年浙江省杭州市第七高中高一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 2022 ﹣1 ③将20mL 5.0mol?LNaSO溶液用水稀释至100mL. 24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个小题,每小题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 154 题目要求,共分。) 60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 1. 关于胶体和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参考答案: A.胶体带电荷,而溶液呈电中性 B B.胶体加入电解质可产生沉淀,而溶液不能 考点: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C.胶体是一种介稳性的分散系,而溶液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分散系 专题: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解度专题. D.胶体能够发生丁达尔现象,而溶液则不能 参考答案: 分析:①14.2gNaSO的物质的量为=0.1mol,根据c=以及溶液的体积不等于溶剂的体积来 24 CD 分析; 解:A、溶液、胶体都是呈电中性的分散系,胶体微粒吸附带电荷离子,故A错误; ②32.2gNaSO?10HO物质的量为=0.1mol,硫酸钠的物质的量等于硫酸钠晶体的物质的量, 242 B、胶体具有均一稳定性,加入电解质会使胶体发生聚沉,如硫酸是电解质,加入Fe(OH)胶体内, 3 开始产生沉淀,胶体遇电解质发生聚沉;溶液加入电解质也可产生沉淀,如向氯化钡溶液中加硫酸, 根据c=计算判断; 产生硫酸钡沉淀,故B错误; ③根据稀释定律,稀释前后溶质硫酸钠的物质的量不变,据此计算稀释后浓度,进行判断; C、胶体颗粒是带电荷的,彼此之间存在斥力,所以胶体是一种介质稳性的分散系;溶液在分散系类 型中分散质微粒直径最小,所以溶液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分散系,故C正确; 解答:解:①14.2gNaSO的物质的量为=0.1mol,溶液的体积不等于溶剂的体积,所以无法 24 D、只有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溶液中通过一束光线没有特殊现象,胶体中通过一束光线会出现明显 计算出物质的量浓度,故①错误; 光带,故D正确; 故选CD. ②32.2gNaSO?10HO物质的量为=0.1mol,硫酸钠的物质的量等于硫酸钠晶体的物质的量, 242 2. 下列关于有机物的用途,说法不正确的是 ﹣1 硫酸钠的物质的量浓度c==1.0mol?L,故②正确; A.甲烷是一种热量高、污染小的清洁能源 ③根据稀释定律,稀释前后溶质硫酸钠的物质的量不变,则20ml×5mol/L=100ml×c(硫酸钠),则 c(硫酸钠)=1mol/L,故③正确. B.乙烯最重要的用途是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配制及对物质的量浓度的理解、计算,难度不 C.乙醇是一种很好的溶剂,能溶解多种有机物和无机物 大,注意配制中物质溶于水溶质发生变化的情况以及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 4. 元素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酯类物质常用作饮料、糖果、香水、化妆品中的香料 D. A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递增,量变引起质变 参考答案: B .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B ﹣1 3. 欲配制100mL 1.0mol?LNaSO溶液,正确的方法是( ) 24 C .元素的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 ①将14.2g NaSO溶于100mL水中 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