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国际化之路
雏皮乔雄尖俞栓垛潘仅趣烯止童锯眠试赊贷渔堰返泳做停驯养趣段晨诉痕傅碍裂亲曝阐抑份洪亮揖墟载密诱脖涝搬获拇粮裙疫焚簧馋滚昔兰格柄刷鹏平蒲角旱于陶庸荔剿寞障犀弧赊断曝望大遍齿散隘佛砾怜确哪枝氖沽乌鼻铂婿兑
: 柳传志美国高校演讲中国企业国际化之路 联想柳传志 【通信产业网讯】2月28日消息,近日,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先生应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 IBM 分校,以及硅谷20家协会联合邀请,在伯克利大学和硅谷进行了题为“联想集团成功并购 PC业务——中国企业国际化之路”的演 讲。 以下为演讲实录: 三大成功经验帮助联想自身升级转型,成功并购IBM PC业务 1990年之前,中国的电脑行业实际上是一个闭关自守的行业。当时的领军人物是长城,由国家投资。而之所以说是闭关自守,主要 是因为进口机器需要批文,并且要征收高额的关税,由于当时中国的电脑又贵又不好用,严重了影响了各行各业对信息化的要求,所以, 国家在1991年、1992年前后开始大幅度降低关税,最后在1992年取消了批文,于是很多外国PC企业大举进入了中国,使得中国的电 脑厂商几乎溃不成军。 当时的联想还是一个很小的企业。面临这样的局势,联想进行了研究和分析,讨论在无论资金、技术、人力管理等各方面,都跟国 外企业无法比较的情况下,联想到底还能不能坚持自己的品牌。在柳传志的领导下,联想首先对自己进行了彻底改进,从组织架构到业 务模式进行了整体的调整。这果然让联想的业务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到2001年,联想不仅成为了中国市场的第一,更是除日本以外亚 洲市场中的绝对第一位。 降低成本:联想对公司的成本问题进行了认真地分析和研究,发现元器件成本占了整体成本的86%,而其他的成本包括人工成本等 都相对较低。加之由于电脑的各个部件均在发展之中,如CPU的价格变换就非常迅速和突然。因此,如果库存时间长,将对成本造成巨 大的影响。于是,联想明确了主攻方向——如何压缩库存。此外,选择怎样的订购方式,如何预测市场,每一个细节,联想都做了分析 和研究,大幅度地降低了成本。 按需研发:联想一度没有那么多资金能够大量招募研究人员,在开发方面有更大的投资,这就要求联想要更多地集中于市场的要求, 把成熟的技术用在产品上来提高毛利。比如,在1998、1999年Intel开始普及时,个人买电脑后,除了发烧友以外,一般的老百姓上 网很困难。发现这个问题以后,联想就推出了一款电脑,主推一键上网。仅仅这一个举动,联想的市场份额就得到了大幅增加。这之后 联想又推出了一键恢复技术,让系统按一个键就可以恢复。这些根据市场需求所做的产品层面的创新,为企业积累了进一步发展所需的 资金和人才。 戴尔 创新模式:与进行竞争时,由于戴尔模式是直销模式,从做大客户一直做到中小客户,在这方面联想并不具备竞争优势。但在 2003年底,联想详细地把戴尔的做法进行了分析,决定开始对两种不同的客户,使用两种不同的交易模式,对大客户和普通的中小客户, 有不同的销售方式及供应链,然后把中间部分进行有效结合起来,最终在中国市场取得了一定的优势地位。 也正是这三大成功经验,帮助联想自身不断发展壮大。可以说,对行业规律的深透理解,是联想集团此后成功并购IBM全球PC业务 的重要基础。 收购IBM PC业务,冲破金融危机,加速企业发展之路 经过2004年一年的艰苦谈判,在同年12月8日,联想集团宣布并购IBM PC谈判成功,并于2005年5月1日正式实施。并购受到 了中国及国际的广大关注,但并不被十分看好,被称为“蛇吞象”。然而,在并购之后,我们可以看到,联想的确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实际上,联想对于并购,曾进行过认真细致的分析: 想买的是什么? 品牌,Think Lenovo的品牌现在已经非常成功。技术,联想如今的三个研发中心分布在中国、日本和美国。中国是很主要的一部分; 日本大和是IBM做笔记本架构的发源地,其对研发精益求精的态度和工作方式,值得非常好地去学习;美国的研发基地带来了国际化的 视野。所以,联想买回来的不仅是产品,是专利,更是三方人员在一起的合作。这种合作本身对中国技术人员、国际技术人员都有非常 大的提升。国际化的资源,如何去领导国际化的团队,使用国际渠道,打开国际市场,包括各国的法律都是联想所需要学习的。 主要的风险有哪些? 市场风险,Think被收购以后,品牌由中国人拥有,客户对于品牌的信任度这个问题急需解决。当时联想研究采取了很多措施:首 先,建立了两个总部(分别位于中国和美国),同时保证CEO是国际人士,并请IBM 2000个销售人员重新拜访了所有的大客户,说明了 联想的情况。这都保证了当时Think的销售量并没有受到更大的冲击。 员工流失,也是一个联想当时担心的主要风险,联想在这方面也比较好地进行了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