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连云港灌云县会-伊山镇

漫话连云港灌云县会-伊山镇连云港灌云县城的伊山镇,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古镇。它依于风光美丽的大伊山脚下,故而得名。镇子前有一条大盐河,古时称官河,纵贯伊山,北可溯海州,南可下两淮。镇南有一条波光粼粼的

漫话连云港灌云县会-伊山镇 连云港灌云县城的伊山镇,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古镇。它依于 风光美丽的大伊山脚下,故而得名。镇子前有一条大盐河,古时 称官河,纵贯伊山,北可溯海州,南可下两淮。镇南有一条波光 粼粼的东西小河,称作小鸭河,它西通叮当河,连接新沂河直至 洪泽湖,是全镇食用水取之不竭的天然水库。由于它源远流长, 遇旱,南水北调,这里的人民还可以吃到千里之外的长野马一样 的山洪驯服地投入盐河的怀抱滚滚流入大海。镇东有一条东门河, 在很久很久以前,大海船经此河一潮而达大伊山,同时,它又汇 合伊山四方之水,一潮入海内。一九五七年,海潮曾送来一条稀 有的抹香鲸鱼,捕捉后分开展览。当时,《光明日报》、《文汇 报》都以大标题刊载。轰动了省内外学术界。伊山镇的交通历来 比较方便。过去东大桥石上镌刻名家用隶字写的“交通枢纽”四 个大字。地方史料称伊山为“承启南北经济,转换四方客货”之 要衙。明、清两朝的《海州志》、《直隶州志》均记载着伊山镇 “人稠货聚、米粟流通”的盛况。古时还的不少达官贵人、文人 学士吟咏赋诗,描绘伊山镇繁荣景象。如清朝名士邱元武吟诗“大 市(清天称大伊市)浮秋水。炊烟郁未开,波摇星宿动,帆挂米 盐来,……。”形象地反映了当时伊山镇水陆交通更为方便。省 属通榆公路、淮高灌公路、宿沐灌公路在此交汇。盐河、东门河 是水上运输主航道,船只云集,装卸繁忙。大伊山是座古镇,

腾讯文库漫话连云港灌云县会-伊山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