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仕尚中学2022年高三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北京仕尚中学2022年高三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15世纪到16世纪,欧洲人的消费观念中理性节俭是美德;20世纪中期,欧洲经济学家则提出“奢侈是美德,节俭是罪

B.很少有知识精英参与创作 2022 北京仕尚中学年高三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C.推动了儒家思想的发展 260 一、选择题(每小题分,共分) D.符合市民阶层的审美情趣 参考答案: 1. 15世纪到16世纪,欧洲人的消费观念中理性节俭是美德;20世纪中期,欧洲经济学家则 提出“奢侈是美德,节俭是罪恶”。造成这一转变的背景是 D A.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实行 【详解】“实与街谈巷议无别”说明,元代杂剧通俗易懂,为普通百姓所喜闻乐见,有世俗化和生活 B.经济“大萧条”时期的来临 化的特征,满足市民阶层的需求,故选D。材料未涉及精练的艺术特色的问题,故A项错误;材料并 C.经济发展“黄金时期”的出现 D.战后“福利国家”制度的建立 未说明杂剧是否由民间艺术家创作,精英同样可以创作出接地气的作品,故B项错误;元杂剧是元代 参考答案: 用北曲演唱的传统戏曲形式,与儒家思想的发展无关,排除C。 B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提取和分析材料关键信息“亦系耳根听熟之语,舌端调惯之文,虽出诗 2.“ 林则徐在《拟喻英吉利国王檄》中曾说:窃喜贵国王深明大义,感激天恩。是以天朝柔怀 书,实与街谈巷议无别者”,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文言文分析能力,据此可判断出元杂剧的生活化特 …… 绥远,倍加优礼,贸易之利,垂二百年,该国所以富庶,赖有此也。况如茶叶大黄,外 ………… 国所不可一日无也。又外国之呢羽毕叽,非得中国丝斤,不能成织。外国所必须 征和世俗化特点。 ” 者,曷可胜数,而外来之物,皆不过以供玩好,可有可无,既非中国要需,何难闭关绝市。 5. 明成化二十一年,因各地至京的轮班匠逃役者多,乃令有愿出银价者,每名每月南匠出九钱,北匠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六钱,免赴京当班.至嘉靖四十一年规定一律纳银.每名每年征银四钱五分,不许私自赴京当班。材 ①林则徐依然以天朝上国自居②中国是世界的重要原料供应地③打开国门学习西方是 料反映出明朝中期以后 强国富国之路④保持两国贸易关系对双方都有利 A.出现了“计工受值”的雇佣关系B.私营手工业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ABCD .①②③.②③.①④.②③④ 参考答案: C.纳银代役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D.商业繁荣使纳银代役成为主流 C 参考答案: 3. 西汉察举制和隋朝科举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主要原因是() C 【试题解析】材料轮班匠要向朝廷服义务的徭役,而非“计工受值”,故A A.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到一些德才兼备之士 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当时私营手工业的地位,故B项错误;纳银代役保证了工匠的劳动时间,适 应了商品经济发展,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出纳银代役的地位,故D项错误。 B.自下而上的选拔方式扩大了统治基础 6.·“…… 马丁路德说:男人必须要娶一个女人,女人必须要嫁一个男人,这是自然的事将婚 C.以儒家思想作为挑选人才的唯一标准 姻作为圣事不仅毫无《圣经》上的依据,而且正是这种赞扬婚姻的教义把婚姻变成一场闹 ”· 剧。该材料反映了马丁路德的本质目的在于() D.皇帝和高官主考的形式提高了知识分子的政治地位 A.倡导男女平等B.否定宗教信仰 参考答案: B C.宣扬《圣经》精神D.否定教皇地位 4. 李渔的《闲情偶寄》曾对元代杂剧有这样的评价:“其句……即有时偶涉诗书,亦系耳根听熟之 语,舌端调惯之文,虽出诗书,实与街谈巷议无别者。”这说明元杂剧 参考答案: A.言谈粗鄙导致缺乏精品

腾讯文库北京仕尚中学2022年高三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