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世界中的话语批评——浅析王质《山行即事》的审美价值
情景世界中的话语批评——浅析王质《山行即事》的审美价值情景世界中的话语批评——浅析王质《山行即事》的审美价值 徐军义 摘 要:王质是宋代诗人,在诗歌的创造中表现出精巧的艺术构思和恰当的生活剪裁,拟人化
情景世界中的话语批评——浅析王质《山行即事》的审美 价值 情景世界中的话语批评——浅析王质《山行即事》的审美价值 徐军义 摘要:王质是宋代诗人,在诗歌的创造中表现出精巧的艺术构思和恰当的生活 剪裁,拟人化手法的运用将情感的表达、景物的描写和议论融为一体,充分体现了 宋代诗歌的特点和风格。 关键词:王质 《山行即事》 情景世界 话语批评 一 王质(1127——1189)字景文,自号雪山,興国人,著有《雪山集》。他佩服苏 轼,在《雪山集?自赞》中说:“一百年前,有苏子瞻”,“一百年后,有王景 文”,表现了他对苏轼的敬仰之情。他的诗流畅自然,富有意境,多近于苏轼诗的 风格,诗中很少用典,多是直写生活本身和生命体验,给人以清新的感觉。王质的 朋友张孝祥也以苏轼自喻,而且名声比王质大的多,但其诗作多写得笨拙,不如王 质写得轻灵、流畅、自然。 《宋史》列传第一百五十四回《王质传》中记“质博通经史,善属文”。孝宗 时,宋朝和金国于战、和、守三策未定,王质曾上疏有“使臣为陛下谋,会三者为 一,天下有不治哉,”据《宋史》记述,皇上却没有用王质之谋。此后,虽“天子 心知质忠,而忌者共谗质年少好异论,遂罢去”。后来,王质虽名重于时,但当 时”中贵人用事,多畏惮质,阴沮之”,这使王质终“奉祠山居,绝意禄仕”,直 到淳熙十五年去世。从《宋史》对王质的记述来看,他于个人的才华和能力都颇为 自信,但世事多变,自己的政治理想也难以实现,遂有了晚年隐居山林,不问时事 的人生选择。幸喜王质于山林世界中,却也能自得其乐,且于诗中表达自己的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