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如红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
岁月如红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 小朱把书给我放在图书馆前台,我杭州回程已是夜里7点,匆忙到图书馆前台取了。晚饭后,例行的散步依然没有卸下一周的工作辛苦,文字的疲劳感挥之不去,毫无疑问,通过一周的工作,
岁月如红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 小朱把书给我放在图书馆前台,我杭州回程已是夜里7点,匆 忙到图书馆前台取了。晚饭后,例行的散步依然没有卸下一周的工 作辛苦,文字的疲劳感挥之不去,毫无疑问,通过一周的工作,我 暂时对文字有一个“间歇性排斥感”。但想到周六的新书会,不能 辜负图书馆以及作者的真情邀请,应该实事求是发表见解,于是散 步回家,沏一壶清茶,翻开《岁月如红》一书。 出乎意料的是,这本书是我印象中消除疲劳感最为明显的书 籍。书中,作者以杭州城为心灵家园的圆心,“行行复行行”,用 温婉、智慧、豁达的心境和笔触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春雨江南的长 卷,白堤、雨荷、南山晚钟、苏小小、徐志摩、林徽因,从唐宋到 民国,从西方到东方,从大雅之堂到小径香园,从千里运河到寻常 巷陌,作者以笔描绘内心,以文字为投影,传达一种豁然开朗、 “初阳照高林”的心境,带着读者阅读杭州、阅读作者履足的很多 地方。细细品读,为何会有这一效果,我觉的原因有三: 一、文字优美,真诚简约,灵动,没有矫揉造作,故作呻吟, 通过作者的描绘,加上美轮美奂的摄影作品,让人更难以抗拒杭州 之美; 二、心境澄明、宽阔,字里行间看得出来,作者的人生态度。 正如后记里笔者所言:“在写作时,过于困惑、难解的话题我也很 少涉及,担忧以自己浅薄的经历和思考,尚不能把一些东西写深写 透。与其说这是回避世事,毋宁说我愿意人生充满美好和希望。我 这样对着自己的心,也想将同样的心愿送给朋友。正如帕慕克的一 句名言“在两团永恒的黑暗之间,我生活在明亮的世界里。”我们 不能要求每篇游记都写成《文化苦旅》那么深、那么透,正如原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