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家缺席的马克思主义传播史研究
史学家缺席的马克思主义传播史研究摘 要:近十年来,国内有关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研究的成果,其研究热点集中在传播环境、主体、内容、途径、区域等层面,当中的一些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但低水
史学家缺席的马克思主义传播史研究 摘要:近十年来,国内有关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研究 的成果,其研究热点集中在传播环境、主体、内容、途径、区域等 层面,当中的一些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但低水平的重复 现象也较为明显。究其原因,研究者多为哲学家或政治学家,对史 料发掘、解读和运用不够。因此,史学家的大量参与,运用治史方 法,必将开辟马克思主义传播史研究的新天地。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早期传播;研究综述;史学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必备思想理论 基础,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起点。从“源”上来考察马克 思主义,是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无法绕开的学术命题。因而,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问题始终是国内外学界关注的一个热 点话题,有关资料与研究成果异常丰富。对此,田子渝教授在2001 年指出,近十年来,随着学界不断拓展视野,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 早期传播的研究,无论在内容还是方法上都取得了较大的进展[1]。 已有不少学者撰写过不同时段的研究综述,如李军林[2] ;陈云云、 焦绍鑫[3]等人的研究。当然,在此基础上,还有必要对2001年以 来的近十年学界研究状况进行梳理。 一、近十年来国内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主要研究热点 依据新史料,采用新视角,十年来,国内学界对马克思主义早期 传播问题展开了全面的研究,涉及方方面面,一些传统的观点被重 新审视。总结归纳,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五个方面: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