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卷-冲刺2023年高考语文考前适应卷(新高考地区专用)(解析版)

绝密★考试结束前第03卷2023新高考语文调研试题(适用于新高考地区)本试题共8页,23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回答选

绝密★考试结束前 第卷新高考语文调研试题 032023 (适用于新高考地区) 本试题共8页,23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选择题时,逸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 号 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 用签 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诗歌变形的审美规范原则实际上是个偏离度的把握问题。诗歌变形的偏离度具有超量性 与超质 性的特点。这是否意味着诗的变形可以任意为之呢?答案是否定的。诗的变形在超越 的同时不能记忆 回归。无论怎样超量超质总要遵循一个原则,那就是“曲形得神”。“曲形 得神”是中国古代文论中 的概念。我们将它借用过来,并且赋予新的内涵。 所谓“曲形”,是对实存物象、事象的扭曲。具体而言,又分为两类:对常态生活特征 的扭曲。 这是有悖物象的突破。例如徐志摩的《为谁》开头一节:“这几天秋风来得格外的 尖厉:/我怕看我们 的庭院,/树叶伤鸟似的猛旋,/中着了无形的利箭——/没了,全没了: 生命,颜色,美丽!”诗人把 秋风吹落叶的日常生活现象用比喻式异化替代手法加以变形描 绘,中箭鸟儿猛旋的意象显然是对实存 物象的超越、突破、扭曲。从语义学角度看,诗人把 树叶和伤鸟拉在一起,是能指与所指的分裂,语 符与语义的偏离。树叶绝非伤鸟,然而正是 这一分裂、偏离,创造了新颖奇特的意象,导致了意义的 重建,准确描绘了那颗“为谁凄惘” 的失恋之心。 对常态逻辑特征的扭曲。这是有悖事理的突破。例如宋代郑文宝《柳枝词》:“亭亭画 舸系寒潭, 直到行人酒半酣。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离别之恨乃抽象情感, 诗人化虚为实,突破 了常态逻辑特征将它载入画舸之中,使船之无情与人之有情形成强烈对 比,从而极言离恨之重且深。 正如吴乔所言:“人自别离,却怨画舸。义山忆往事而怨锦瑟, 亦然。”又如“晓来谁染霜林醉,总 是离人泪”(《西厢记》),居然把枫林红色的成因归之 于离人的眼泪,这在事物的因果逻辑上无论 如何是说不通的,但这两句唱词却极其准确、极 时浮现出骄傲的神情”“我每天下班,老公都会准时 来接我,我俩一起回家”可知,她对眼 睛失明的事并无怨怨,而是轻松描述,对自己现在的生活非常

腾讯文库第03卷-冲刺2023年高考语文考前适应卷(新高考地区专用)(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