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市哲理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福建省莆田市哲理中学 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1.在当代中国,教育公平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孔子的下列观点中,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B.有
福建省莆田市哲理中学 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1.在当代中国,教育公平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孔子的下列观点中,最能体现这一 思想的是( ) A.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B.有教无类 C.温故知新 D. 当仁不让师 2.历史学家黄仁宇在他的《中国大历史》中这样评价中国古代一位思想家的思想:“他的哲学以慈悲为怀,认为这 种悲天悯人的心情出自人的天性。”黄仁宇评价的是( ) A. 孔子“仁”的思想 B. 孟子的“性善说” C. 墨子的“兼爱”思想 D. 陆九渊的“心学” 3.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勤是摇钱树,俭为聚宝盆。”这一对联最符合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 ) A.墨子 B.韩非 C.庄子 D.孟子 4.春秋战国时期文化辉煌,各个阶级、集团的思想家们发表自己的主张,进行“百家争鸣”,这种局面的形成有赖 于多种因素的契合。这些因素包括 ①礼崩乐坏的社会大裂变促使士的崛起 ②兼并战争为文化重组提供机会 ③竞 相争霸的诸侯列国为学术提供宽松活泼的环境 ④周王室衰微,文化重心下移推动私学的兴盛(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 孟子说:“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另立新君)。”而董仲舒说:“天人感应”相对于孟子,董仲舒 的主张( ) A. 否认绝对服从专制君主 B.强调对君主暴政的制约 C.修改了儒家君臣关系理念 D.适应了争霸战争的需要 6. “儒学的三次话语转向,即儒学在汉代经学中完成的政治转向、在宋明理学中所完成的形而上学转向……”材料 中的“政治转向”是指( ) A.意在规劝皇帝实行仁政 B.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 C.认为天理是万物的本原 D.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7.宋代理学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由此导致的最主要的社会行为现象是( ) A.知识分子埋头科举不问政事 B.符合封建伦理道德的行为成为普遍的社会规范 C.提倡个性解放的作品明显减少 D.农民起义受到社会的广泛谴责 8.“学问以格物致知为先,明善诚身为要,凡诗书、尚书等六经文字,孔子与孟子的遗言,都下过功夫”的学者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