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学生现状之浅析

农村初中学生现状之浅析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17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方式、考试招生制度、质量评价制度等改革,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这一要求,是充分针对 当前初中

农村初中学生现状之浅析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17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方式、 考试招生制度、质量评价制度等改革,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这一要 求,是充分针对当前初中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比如师生情绪对立,关系 紧张;学生厌学、逃学、辍学现象重新抬头;抄袭作业、考试作弊现象蔓延;学校教学质量难 以提高等,开始危及到了新课改的有效推进,引起了全社会、特别是广大师生的强烈反响。 一、总体现状 1、教育自身因素导致初中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 表面看来,课改后的学科教材内容不多,偏深偏难的内容少了,比如理科方面的定理、公理、 公式等的推导、证明的内容量大大减少,知识难度降低了,而实际上新教材不少知识的连贯 性系统性变差,脱节现象严重,有些环节算理模糊,加大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接受和运用 的难度,加上考试内容往往远不止于教材范围,迫使教师不得不补充大量内容,尽可能地适 应考试要求。要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就只有挤时间、满堂灌,学生就只有花更多的时间去做 课外练习、去死记知识点。科科如此,学习的难度、强度自然加大。课程过重、作业过难多、 考试过频以及同学间的激烈竞争、睡眠严重不足、精力不济、内心焦虑、处罚威胁、升重点 高中自信不足等,给学生带来了沉重的精神压力。作业量大,考试频繁。农村初中学生平均 每天的课外作业总量在2小时左右,初三达到了4小时及以上。一天中,大多数学校的大多 数学生除了三餐,其余时间都在忙于学习。平均学习时间超过9小时,休息和睡眠不足8小 时。 学习带给半数以上学生的体验是痛苦而非愉悦。这在一定程度上又加剧了学生心理问题和心 理障碍的产生。尽管教育部制订了许多具体要就,但在现行的招生制度下,仍然存在一些突 出现象。我认为以下两点急需解决①认真执行初中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课程。义务教育阶段 课程计划是农村初中学校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和学科课时安排的法律依据,任何学校都只能 严格执行,不得调整或突破。一些学校原来已经将一些“副科”课时调整给语、数、外等学 科的做法要及时纠正,把时间还给原来的学科——不但从课表上要体现出来,而且应该落实 到课堂、落实到课程。②严格控制在校学习时间,保证学生休息。农村初中要严格遵守政策 规定,认真执行学生在校学习、晚自习、体育活动时间及非住读学校不得组织学生到校参加 早晚自习的规定,保障学生充足的休息、睡眠、锻炼,使学生有足够的体力、精力参加学习; 要禁止利用午休和晚自习前时间安排任何形式的集体补课、上课或考试;禁止挤占自习课、 晚自习上课或考试,禁止拖堂;禁止学校或教师占用节假日、双休日和寒暑假组织学生上课 或集体补课,把学生的时间还给学生。 2、外部环境的影响 农村家庭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已出现了明显的分化现象,贫富悬殊进一步 拉大,确有一部分农村家庭勤劳致富,但仍有相当多的农村家庭刚解决了温饱新问题,甚至 还有一部分家庭仍然相当贫困,因此在农村地区,出现了明显的三多三无现象摘要:一是外 出打工的家长多,对孩子的成长无法辅导,二是家长文化水平不高的多,对孩子的成长无力 辅导,三是对教育缺乏正确熟悉的家长多,对孩子的成长无心辅导,同时,农村家长缺乏心 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也是不争的事实一些家长对子女爱得过分,照顾过度,期望过高,也 有少数学生父母离异,使孩子心灵受到极大伤害,这是造成部分学生出现心理新问题的直接 原因。家长受教育程度和家庭教育价值观也影响着学生辍学。一些家长受教育的程度相对低, 凭着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生存状况,认识不到教育对生产、生活和劳动致富的重要意义,更难

腾讯文库农村初中学生现状之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