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美学四讲》的读后感

关于《美学四讲》的读后感 关于《美学四讲》的读后感   通过课下阅读《美学四讲》这本书籍,我对“美”以及艺术与美学之间的关系有了更加深入清晰的了解。   这本书分为四局部,分别从“美学的对象与范围”、

关于《美学四讲》的读后感 关于《美学四讲》的读后感 通过课下阅读《美学四讲》这本书籍,我对“美”以及艺术与 美学之间的关系有了更加深入清晰的了解。 这本书分为四局部,分别从“美学的对象与范围”、“谈 美”、“美感谈”和“艺术杂谈”这四方面探索了美学领域的诸多 复杂命题。这里既有对从古至今具有代表性的各家各派的观点的评 析,又有作者自己的一家之见。 在《美学四讲》中,我收益最大的是李泽厚先生对美和美感的' 见解。中国传统把一切能作为欣赏对象的事物都叫美而李泽厚认为 这是把美的概念泛化了。美既然是具有肯定性价值的审美对象,那 么美总会有一定的感性形式,于是他认为美必须具有感性形式,从 而诉诸人的感性。这就谈到了审美对象问题。李泽厚把它解释为: 人的主观情感、意识与对象结合起来,到达主客观在‘意识形态’ 的统一,才能产生美。李泽厚认为美的根源就是“自然的人化”, 即实践。所谓“自然的人化”是物质化,是物质生产劳动实践。美 的本质是“人类和个体通过长期实践所自己建立起来的客观力量和 活动。”“美是真与善的统一,也就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 一。”合规律性是社会美的方面,而从客观对象说,合目的性那么 是自然美的方面。他从社会美到自然美进一步说明了人类总体的社 会历史实践创造了美。 李泽厚认为美感问题属于心理科学范围,是审美心理学所专门 研究的课题。西方美学家认为美是美感所创造出来的,而这个过程 有一个中介,就是主观的审美心理。因此研究美感就需要从审美心 理研究。美感首先是悦耳悦目,这里耳目不只是认知而是享受,这

腾讯文库关于《美学四讲》的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