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第三十三中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陕西省西安市第三十三中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 图中等高线表示一种风力堆积的地表形态,读图回答下列小题。7. 图示地区的盛行风向是A. 东北 B. 西北 C

陕西省西安市第三十三中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分,共分 (252) 1. 图中等高线表示一种风力堆积的地表形态,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这种关系反映了环境质量的提高主要取决于 .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 A 7. 图示地区的盛行风向是 .人的认识能力的不断增强 B A. 东北B. 西北C. 东南D. 西南 .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战略的不断调整 C 8. 关于Q点和P点海拔高度描述正确的是 .发达国家环保政策的不断完善 D A. 820<P<830B. 830<P<840 参考答案: C. 850<Q<860D. 860<Q<870 9. 该类地形在我国可能广泛分布的地区是 A 读“我国华北地区1954~2002年气温与降水量变化示意图”,回答34~36题。 3. A. 东北地区B. 西北地区C. 东南地区D. 西南地区 参考答案: 7. B8. D9. B 【7题详解】 图中等高线闭合呈半月形,由此形态可判断出风向。对于风积地貌来讲,背风坡往往较陡且向内凹, 如图中Q点所在那一侧。而迎风坡往往坡度较缓,向外伸出的舌头,如图中P点左侧一边。对于等高 线图来讲,等高线密集处坡度较陡,等高线稀疏处坡度较缓。由此判断,图中风应从左侧向右侧吹。 根据图上图例所示方向,应从西与北的夹角方向吹来,所以风向为西北风,B正确,ACD错误。故选 34.华北地区降水量年际变化的最大值约为( ) B。 A.320毫米B.450毫米C.650毫米D.400毫米 【8题详解】 35.2000年华北地区的年降水量小于350毫米,原因可能是( ) A.夏季风强,向北推进快 图中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高度相差10米,P高度小于820米,因此其高度范围是810<P<820;Q高 B.夏季风弱,向北推进慢 度大于860米,因此其高度范围是860<Q<870。因此D正确,ABC错误。故选D。 C.气温高,蒸发量大 D.雨季开始早,结束晚 【9题详解】 36.华北地区气温变化趋势的可能影响是( ) 图中所示地形是风积地貌,该地形主要集中在气候干燥、风力较大的地区。西北广大地区因为远离海 ①缩短农作物的生长期 ②减少植物病虫害 ③减少供暖的能源消耗 ④加剧水资源的供需矛盾 洋,属于典型的大陆性气候,气候干燥,植被稀疏,沙漠、戈壁广布,所以该图中所示的风积地貌的 A.①② 分布应在西北地区。B正确。东北地区、东南地区、西南地区多为湿润半湿润地区,以流水作用为 B.③④ C.①④ 主,ACD错误。故选B。 D.②③ 下图显示了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据图回答 2.

腾讯文库陕西省西安市第三十三中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