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2株念珠菌院内感染的分布及药敏情况分析临床医学论文

272株念珠菌院内感染的分布及药敏情况分析_临床医学论文 【摘要】 目的:了解我院念珠菌感染状况及药敏情况。方法:对我院近年培养出的272株念珠菌用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进行种的鉴定、用ATB Fun

272株念珠菌院内感染的分布及药敏情况分析_临床医学论文 【摘要】目的:了解我院念珠菌感染状况及药敏情况。方法:对我院近年培养 出的272株念珠菌用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进行种的鉴定、用ATBFungus2 药敏板条进行药敏分析。结果:272株念珠菌源于痰标本的223株占82.9%;粪 便标本24株占8.8%;尿标本16株占5.9%;白色念珠菌186株占68.3%,克柔 氏念珠菌35株占12.9%;热带念珠菌29株占10.7%;光滑念珠菌13株占 4.8%;其他9株占3.3%。白色念珠菌对5氟胞嘧啶、二性霉素B、氟康唑、伊 曲康唑这四种药物的总体敏感性最高,平均为97.2%,其次是热带念珠菌为 94.1%,光滑念珠菌为71.1%,克柔氏念珠菌为61.5%,其他91.7%。结论:念 珠菌的感染率在升高,种类也在不断增多,对药物的敏感性有降低趋势,耐药 菌株在念珠菌的构成比中有增趋势,应加强念珠菌的检测和药敏分析。 【关键词】念珠菌;感染分布;药物敏感试验 随着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的大量使用,及一些侵入性的操作使得一些 免疫功能低下、菌群失调患者感染念珠菌的概率不断增加,感染现象越来越普 遍,且病死率高于其他院内感染的病死率[1]。同时抗真菌药物的广泛使用又 会使念珠菌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念珠菌的耐药性应引起广泛重视。本文对我 院2005年4月至2006年12月期间所有住院患者标本中分离得到272株念株菌 进行归类、总结、药敏分析,以了解珠菌感染的特点。 1材料与方法 1.1菌株来源2005年4月至2006年12月我院各科住院患者送检的痰、 尿、粪便、咽拭子、血等标本中检出的念珠菌272株。 1.2试剂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由郑州博赛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提 供;ATBFungus2药敏试验条由法国梅里埃公司提供;灭菌生理盐水由张家港 市药帮提供。 1.3仪器比浊仪混悬仪。 1.4方法将标本按常规方法培养分离得到的念珠菌转种到科玛嘉显色培养 基上进行分类鉴定。并挑取纯菌落于生理盐水中制成相当于2McF浓度的混悬 液,吸取20μl于ATBFungus2培养基的安瓿瓶中混匀,再吸取135μl的 ATBFungus2培养基于每个药敏试验孔中,加盖,置湿盒中,35℃环境中24 h,严格按照操作指南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及结果判读。 2结果 由表1可见上呼及道痰标本中念珠菌的分离率最高82.0%(223/272),其 次为粪便标本8.8%(24/272),尿标本为5.9%(16/272),咽拭子2.2% (6272),血液1.1%(3/272)。

腾讯文库272株念珠菌院内感染的分布及药敏情况分析临床医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