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一年级语文上册 课文9《大山是怎么高起来的》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西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大山是怎么高起来的》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认识“辶、亻”2个偏旁。2、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趣味和特点。3、通过朗读诗歌,引导学生语言练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教

《大山是怎么高起来的》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认识“辶、亻”2个偏旁。 2、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趣味和特点。 3、通过朗读诗歌,引导学生语言练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教学重点: 1、认识8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认识“辶、亻”2个偏旁。 2、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趣味和特点。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诗歌,引导学生语言练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引出主题 1、教师呈现旅游爬山的照片,猜一猜这是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 2、教师引学:你爬过山么?感觉怎么样?请跟我们分享一下。 3、教师引问:同学们知道大山是怎么高起来的么?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一首很有趣的 儿童诗歌,跟着老师一起板书,老师带你们去发现大山高起来的奥秘:板书:大山是怎么高 起来的。 4、教师范读诗歌,请学生回答:大山是怎么高起来的?诗歌中是怎么说的? 5、学生自由读。 6、教师引学:在这首诗歌中,你会认哪些字呢?读一读。哪些字不会认,请用铅笔标 出来。 二、初读诗歌,正确识字。 1、学生朗读诗歌,对于在自学过程中用铅笔标出的认识的字,借助课文的拼音多读几

腾讯文库秋一年级语文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