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导师制优化研究
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导师制优化研究摘要:青年教师导师制的实质含义,是通过资深骨干教师给予青年教师指导,并培养青年教师教学能力以及岗位适应能力,对于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十分重要。因此,本文围绕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导
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导师制优化研究 摘要:青年教师导师制的实质含义,是通过资深骨干教师给予青年教师指导,并 培养青年教师教学能力以及岗位适应能力,对于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十分重要。因 此,本文围绕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导师制培养优化展开研究,通过深入分析,当前 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导师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培养优化对策。 关键词: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导师制培养 民办高校近年来生源人数逐步增加,为了适应教学需要,民办高校引进了大 量青年教师参与教学。但是由于许多青年教师均是应届生,教学经验、实践教学 能力相对较为薄弱,需要有效的指导方式,帮助青年教师尽快适应教学岗位。青 年教师导师制则是有效的方式,能够加快青年教师专业能力和职业能力提升,然 而当前在应用中仍存问题,需要探索有效的培养优化路径。 一、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导师制培养存在的问题 1.认知程度较低。现阶段,我国诸多民办高校在进行教师培养过程中,已经 将青年教师导师制应用其中,但仍有部分教师没有充分认知到导师制的真正作用 以及应用价值,普遍存在认知程度较低的问题。一方面,导师制中的导师,均是 民办高校中资深骨干教师,不仅需要开展教学,同时也肩负着科研任务,基于此 现状,在对于青年教师的指导和帮扶中通常体现出力不从心,也无法避免出现应 付的状况。另一方面,许多青年教师不善于主动求教,由于刚参与工作时间较短, 短时间无法确立学习目标,也为认知到导师制对于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 正是因为双方均未体现出重视和积极参与,因此导师制在民办高校中流于形式。 2.指导范围狭窄。青年教师导师制的主要针对对象是民办高校刚刚引进的青年教 师,这部分教师通常是刚刚大学毕业,没有充分适应教师的角色。这部分青年教 师虽具有较高的学历,并且学习了一定量先进知识,但由于刚接触教学工作,缺 少足够的经验,通过导师制跟随资深教师学习,在教师的带领下能够快速学习和 掌握技能。然而近几年,民办高校为了强化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不仅引进了青年 教师,同时聘请许多行业专业人员参与教学,这些人员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技能, 但对于教学知识、技能和经验仍然相对匮乏,无法真正为学生传授知识。因此, 导师制进行指导过程中,应涵盖这部分教师,进行指导提高其教学知识和技能。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