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2022-2022学年高一历史4月月考试题文
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2022-2022学年高一历史4月月考试题 文本试卷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局部。考查范围:必修Ⅱ第1课---第9课考生注意: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条形码贴在答
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2022-2022学年高一历史4月月考试题 文 本试卷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局部。 考查范围:必修Ⅱ第1课---第9课 考生注意: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条形码贴在答题纸上。 2. 第I卷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第二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纸上书写作 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第一卷 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此题共20道小题,每题3分,共60分〕 1、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 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主要反映了我国古代( ) A.非常重视祭祀 B.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C.农业与土地的关系 D.小农经济的特点 2、小农经济在我国封建经济中始终占主导地位,以下关于小农经济的表达,正确的有( ) ①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 ②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③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④它与市场的联系十分紧密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3、农谚是劳动人民长期生产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结晶,它对于农业生产必然起着一定的指 导作用,如“要知五谷,先看五木〞、“白露早,寒露迟,秋分草子正当时〞、“种好稻好,娘 好囡好〞、“早稻水上漂,晚稻插齐腰〞、“寸麦不怕尺水,尺麦但怕寸水〞。以上五那么 农谚反映了( ) A.劳动人民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 B.劳动人民懂得尊重自然规律 C.农业是我国古代重要的生产部门 D.我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4、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引起这一变 化的根本原因是( ) A.劳动者身份的变化 B.农具与技术的改良 C.郡县制的普遍建立 D.土地私有制确实立 5、均田制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土地制度,推行该制度的朝代有( ) ①西周 ②北魏 ③唐朝 ④明朝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6、史书记载:明朝万历年间,福建泉州府“佃农所获,朝登垄亩,夕贸市廛(廛:卖东西的 店铺)〞。这一现象的积极意义在于( ) A.佃农获得了生产的自主权 B.佃农与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消失 C.佃农与市场发生关系,获得实际利益,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 D.佃农获得产品的完全支配权 7、促成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开始赶上北方的最重要客观条件是(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