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三次巨变
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三次巨变及历史意义专业:经济学 姓名:柯仁杰 学号:20115780摘要: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三次巨变使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论文从辛亥革命、中华人民共和
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三次巨变及历史意义 20115780 专业:经济学姓名:柯仁杰学号: 摘要 :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三次巨变使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论文从辛亥 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及改革开放发生背景、过程和事件的重大意义及历史地位几个方面来阐述。 关键词 :辛亥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改革开放十一届三中全会 正文 : 辛亥革命 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日益扩大,随着戊戌变法、百日维新运动相继失败,资产阶级 意识到依靠清王朝的改革不能够拯救中国,唯有资产阶级自己依靠暴力革命才能拯救中国。 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起义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腐朽的清王诶破朝迅速土崩瓦解,清帝于 1912年2月12日被迫退位。由此,维持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被推翻,中国迎来了一个新的资产阶级共和 国性质的革命政权政府,孙中山就任南京临时总统。 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救 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具有伟大的意义和历史地位: 它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的代理人清王朝,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为中国人民的发展 开辟了道路;它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 观念开始深入人心;它带给人们第一次思想上的解放,激发了人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觉醒,打开了思想进 步的闸门;它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让中国的社会呈现出新的面貌; 它不仅一定程度的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的运动高涨。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的外交失败,直接导致了国内爆发“五四运动”。在“五四运动”中,工人阶 级在斗争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显示了伟大的力量。一些接触了社会主义思潮、初步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 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到工人中去进行宣传和组织工作,由此,开始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五四运动以后在中国掀起了一场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运动,中国共产党在这样的环境下应运而 生。 在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和共产党(以下简称国共)相互合作,中国战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上发挥了不可 忽视的作用。然而战后的中国在由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的全面统治之中,国民党发动内战,国共两党的合 作破裂,处于敌对状态。由此,中国共产党又开始了新的革命道路。 全面内战爆发,以毛泽东同志为领导核心的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解放军经历重重困难粉碎了国民党的军 事进攻,最终以面的胜利统一了全中国。 1949年9月21日,中国共产党联合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界民主人士、少数民族代表,在北平 召开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组成了以 周恩来为总理的国务院(当时叫政务院)。会议还确定了国旗,规定了国歌,决定把北平改名为北京,作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从此进入了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纪元。这次历 史性巨变具有重大意义和历史地位:标志着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压迫和统治的中国人从 此站起来了;为实现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度,并在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 了政治前提;中国从此走上了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壮大了社会主义和平民主的力量,鼓舞了世界其 他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 改革开放 新中国成立,中华民族一洗近百年来的的屈辱,开始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共产党 作为执政党,带领全国人民在社会主义的道路上探索。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