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检验基础尿液化学检查

第九章 尿液化学检查尿液是一种化学成分十分复杂而又很不稳定的体液,它来自血液,也来自泌尿系统及生殖系统的组织及其分泌,许多病理情况都会导致尿液化学成分的改变。    第一节 尿液酸碱度测定   本节考

第九章 尿液化学检查 尿液是一种化学成分十分复杂而又很不稳定的体液,它来自血液,也来自泌尿系统及生殖系统的组织及其 分泌,许多病理情况都会导致尿液化学成分的改变。 第一节 尿液酸碱度测定 本节考点: (1)定义 (2)检测方法及评价 (3)质量控制 (4)参考值 (5)临床应用 (一)定义 尿液酸碱度是反映肾脏调节机体内环境体液酸碱平衡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通常简称为尿液酸度。 尿 液酸度分两种:可滴定酸度和真正酸度。前者可用酸碱滴定法进行滴定,相当于尿液酸度总量,后者是指 尿液中所有能离解的氢离子浓度,通常用pH来表示。 (二)检测方法及评价 1.试带法:用pH广泛试带浸入尿液中,立即取出与标准色板比较测定。用肉眼判断出尿液的pH,或用 仪器判读结果。本法操作简单,可目测或用尿液分析仪检测,是目前最广泛应用的筛检方法,但试带易吸 潮变质,易影响准确性。 2.指示剂法:常用的指示剂为0.4g/L溴麝香草酚蓝溶液,显示黄色为酸性尿;显蓝色为碱性尿;显绿 色为中性尿。本法操作简单,但溴麝香草酚蓝的pH变色范围为6.0~7.6,当尿液pH偏离范围时,检测结 果不准确。黄疸尿、血尿易干扰指示剂法。 3.滴定法:本法可检查尿液酸度的总量。临床上,可用于观察尿液酸度的动态监测,但操作复杂。 4.pH计法:用pH电极能直接精确地测定出尿液的pH。本法精确度较高,可用于酸负荷试验后尿液pH 检查,对于肾小管酸中毒的定位诊断、分型、鉴别诊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但需要特殊仪器,且操作更 繁琐。 (三)质量控制 1.标本必须新鲜:陈旧标本可因尿C0挥发或细菌生长使pH增高,也可因细菌和酵母菌作用,使尿中 2 葡萄糖降解为酸和乙醇而pH减低。 2.试带法:试带应满足生理和病理尿pH的变化范围,未被酸、碱污染,未吸潮变质。 3.指示剂法:一般指示剂多不易溶于水,配制指示剂溶液时,应先用少许碱液(如NaOH稀溶液)助溶 后,再加蒸馏水稀释到适当浓度,以满足指示剂颜色变化范围,因为指示剂的解离质点状态与未解离质点 状态呈现不同的颜色。 4.滴定法:氢氧化物溶液浓度必须标准。 5.pH汁法:应经常校准pH计,确保仪器在正常良好状态下检测。 (四)参考值 在正常饮食条件下,晨尿多偏弱酸性,多数尿标本pH5.5~6.5,平均pH6.0。随机pH4.5~8.0。尿可 滴定酸度为20~40mmol/24h尿。 (五)临床应用 1.生理性变化 (1)尿液pH易受食物影响:如进食含蛋白质高的食物过多或饥饿状态等,尿pH减低;而进食过多的

腾讯文库临床检验基础尿液化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