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券,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率论文
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券,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率论文 关键词:义务教育 农村 均衡开展 教育券 论文摘要:源于美国的教育券制度能否在中国找到适合其生存的土壤,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教育券在中国的推行进展了
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券,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率论文 关键词:义务教育 农村 均衡开展 教育券 论文摘要:源于美国的教育券制度能否在中国找到适合其生存 的土壤,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教育券在中国的推行进展了广泛而深 入的研究。本文将从我国农村地区义务教育投资改革面临的问题出 发,试图解决目前义务教育不均衡开展的问题,探讨在农村实施义 务教育券的可行性。 (一)农村义务教育投资体制改革现状 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投资体制的变革大致经历了1986 年以前的 中央财政负责、1986 年-xx 年的地方各级政府分级负责、“以乡镇 为主”及xx 年后“以县为主”的三个阶段。1986 年以前,在中央 集中统一的财政管理体制下,义务教育经费都是由中央财政负责; 或者由中央按地方需要切块单列,下拨给地方,再由地方财政根据 实际情况安排。从1986年起在各级政府之间那么实行的是“在国务 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乡镇为主”的义务教育 投资体制。这种体制使义务教育重心下移到乡村,但由于乡镇财政 收入工程有限,大局部乡镇难以保证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从xx 年 起,我国开始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 理、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财政管理体制,将义务教育的重心上移 到县级政府。税费改革后,农村教育事业费附加和农村教育集资被 取消,农村每年的教育经费有所减少,导致本来就紧张的农村义务 教育财政雪上加霜,给义务教育带来诸多问题。[1]当前我国农村义 务教育投入的根本特征表达在两个方面:一是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 筹措实行“多渠道筹资”的方法,即经费是多元化的,既有财政性 的经费,又有非财政性的经费。二是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在各级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