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岩组划分

当前有关岩体工程地质岩组的划分方法,主要是从岩体结构观点出发,即以岩性和原生结构面的性质及其分布规律等为标志进行划分的。具体表现在,首先,就岩性而言要求每一岩组内岩性是相同的,主要指的是成因相同和岩石

当前有关岩体工程地质岩组的划分方法,主要是从岩体结构观点出发,即以岩性和原生结构面 的性质及其分布规律等为标志进行划分的。具体表现在,首先,就岩性而言要求每一岩组内岩 性是相同的,主要指的是成因相同和岩石物质成分相类似;其次,要求每一岩组中的原生结构 面性质是相同的,这里主要指成因相同、分布规律相同、密度相同、层厚一致及延展性相同等, 然后对岩体进行工程地质岩组划分,划分出的每一岩组都应具有其一定的物理力学指标、一定 的水理性质、渗透性质及其一定的波速传播特征等,这些共同点就形成了每一岩组内具有一定 相类似的工程地质性质。 3. 岩土体工程地质类型 岩土体是地质灾害产生的物质基础,其类型、性质、结构及构造特征对地质灾害的成生发 育存在重要影响。并且,大量事实业已证明,地质灾害与地层岩性关系极为密切。根据建造特 ,5 征将西部地区岩体划分为岩浆岩、沉积碎屑岩、沉积碳酸盐岩和变质岩等种类型,再依据岩 110 体的强度(表)及其结构特征,进一步将其划分为种组合类型,土体主要可分为卵砾类土、 6 粘性土和砂类土、冻土、胀缩土、黄土类土及风积砂等种类型,它们的分布及工程地质特征 22 见图、表。 另外区内还有小面积分布的盐土、淤泥软土等。这些地区修建构筑物时要注意其地基的不 Y 稳定性。为减轻图面负担,在《中国西部地质灾害图》图面上只表示岩浆岩类()、变质岩 BSTQ 类()、碎屑岩类()、碳酸盐岩类()和第四纪堆积层()。 表1 岩体工程地质类型强度分类表 级别 kg/cm2 干抗() 软化系数 坚硬岩类 >800 >0.8 较坚硬岩类 软硬相间岩组 800~300 0.8~0.6 <300 <0.6 软弱岩类 表2 西部地区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简表 岩土体类型 工程地质岩组 工程地质特征 此类岩组一般受风化和构造破坏比较强烈,在地震活动区, 坚硬岩体侵入岩组 崩塌发育,为水石型泥石流提供了物质来源。 岩浆岩类 Y () 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是岩体风化、蚀变,在构造和地震活动 坚硬、较坚硬熔岩岩组 的破坏下,崩塌和泥石流发育。 强度取决于变质程度。在中变质岩中,强度各向差异比较 坚硬、较坚硬的块状中 明显,为大型构筑物作为基础时,有可能造成地基不均匀 等变质岩组 变形,出现构筑物开裂、渗漏等一系列工程地质问题。 变质岩类 以三叠系砂岩、板岩为主,次为砾岩、千枚岩。岩组各向 B () 较坚硬层状、薄层状中 差异比较明显,不同岩性接触带易出现片理风化作用,造 浅变质岩组 成较强烈错动带和风化带,是造成岩体崩塌和滑坡的重要 因素。 软硬相间的层、薄层状 斜坡上岩体往往在软岩、软层的影响下出现塑性变形破坏, 砂、砂砾、泥页岩岩组 是最易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的。 碎屑岩类 软弱的层、薄层状砂、 泥质或钙质胶结,岩组结构疏松,遇水后易崩解,易风化 砾、泥岩岩组 剥蚀,为水土流失提供了物质来源。 S () 软硬相间薄层状片状砂 遇水后软化和风化层发育,天然环境下易发生崩塌和滑坡 页岩岩组 现象。 碳酸盐岩类 坚硬、较坚硬层状灰岩、 以纯碳酸盐岩为主,偶夹碎屑岩或变质岩,此类岩组易产

腾讯文库工程地质岩组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