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案《氓》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教案《氓》教学设计   1、学习《诗经》的有关常识,培养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作的能力。   2、反复朗读并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的用法。   3、理解女主人公情感的变化,初步培养鉴赏作品中个性鲜明

高中语文教案《氓》教学设计 1、学习《诗经》的有关常识,培养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作的能 力。 2、反复朗读并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的用法。 3、理解女主人公情感的变化,初步培养鉴赏作品中个性鲜明的 人物形象。 1、熟背本诗,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的用法。 2、比兴手法的运用,及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女主人公情感的变化。 教学课时:2 教学过程 提问:谁知道歌词的出处? [明确]《诗经》中的《蒹葭》, 教师:今天我们再来学习《诗经》中的其他作品。 《诗经》是我国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记录了西周初年至春 秋中期的500年间的社会生活。 原本只称《诗》,共305篇,所以又称“诗三百”。 《诗经》按其表现内容可分为“风”“雅”“颂”三局部。 “风”又称15国风,共160篇,大都是民间的歌谣,最富思想 意义和艺术价值,成为我国 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 。 “雅”分大雅和小雅,共105篇是宫廷乐曲歌词。它是一种正 统音乐。 “颂”分周颂、鲁颂、商颂,共40篇,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诗经》表现手法来分可分为赋、比、兴三类,与 风、雅、颂 合称为《诗经》六义。

腾讯文库高中语文教案《氓》教学设计